天天看点

武汉会战期间,苏联出兵张鼓峰目的是什么,日苏交战结果如何?

徐州会战期间,蒋介石一直想获得苏联的支持,是除了战略物资的资源之外,苏联一直都是按兵不动。但是武汉会战期间,1938年夏季,苏联突然出兵张鼓峰,他的目的是什么?鼎盛时期的日军,为何败给了苏联?

1938年5月12日,苏联远东地区部长——萨莫伊 洛维奇 · 留希科夫,突然叛逃至满洲里,作为苏联的高级官员,他手中有大量的情报,包括苏联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驻军编制,番号以及正在使用的军用无线电密码等。

武汉会战期间,苏联出兵张鼓峰目的是什么,日苏交战结果如何?

这个家伙直接把所有的情报卖给了日本人,当日本人得知苏联在远东地区部署的军队,总兵力超过50万人,以及2000多架战斗机时,日军收到了极大的震动。而这个时候,日本在朝鲜和中国的总兵力加起来,还不到20万,如果在远东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日军的处境可想而知。

中国地区的武汉会战即将开始,日本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于是就派间谍,偷偷地进入了张鼓峰附近的苏联布防区进行调查。结果很悲惨,日本间谍被苏联边防部队发现双方发生枪战,间谍首领松岛被击毙,这就是张鼓峰事件的导火索。

张鼓峰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北1.5公里的中俄国界线上,就是这样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在历史上可以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瑷珲条约》中,张鼓峰是中国的领土,但是俄文坂本的条约,张鼓峰却属于沙俄。

武汉会战期间,苏联出兵张鼓峰目的是什么,日苏交战结果如何?

1932年,伪满洲成立之后,一直认为张鼓峰是他的领土,并将其划归为瑷珲县。在日军的眼中,张鼓峰从法理上来看,属于伪满洲国,这里可以俯瞰中苏朝三个国家,地形非常的狭窄,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因为日军就想在这里进行一场战斗,摸一摸苏联的实力。

碍于苏联的强大,日本天皇一直不同意出兵,但是日军一直有一个“以下克上”的传统。第10师团团长——尾高龟藏,直接来了个“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直接排除了4个步兵中队,2个山炮大队,1个野战重炮大队,大约1700人的兵力,直接推进边境地区。

7月30日,日军军队偷偷的渡江,疏散了老少妇孺,只留下青壮年为日军挑水,送弹药。7月31日,日本炮轰张鼓峰,随后2个步兵大队在炮兵的掩护之下,开始进攻,并与8月1日,占领了张鼓峰。

武汉会战期间,苏联出兵张鼓峰目的是什么,日苏交战结果如何?

8月2日,苏联军队开始反击,第一波攻击就派来了10架轰炸机,直接对张鼓峰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原来日军在这一地区,只有一个师兵力和少数的边防部队。日本发动进攻之后,苏联立即派兵增援,2个步兵师,1个机械化旅。

总体算起来,苏联在张鼓峰地区,集中了1.5万人,237门火炮,258辆坦克,还有250架飞机,而日军一共只有7000人,37门火炮,70架飞机,从这里可以看出,日苏两军实力相差很悬殊。

两军一直战斗到8月4日,表面上看,日军有优势,没有丢失阵地,但是实际上,苏联已经切断了所有铁路,断了日军的补给线。8月5日,日本军队电报东京大本营,希望展开外交谈判,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停止军事行动。

由于各种原因,大本营的命令,拖延了几天,直接让日军遭受重创。

武汉会战期间,苏联出兵张鼓峰目的是什么,日苏交战结果如何?

8月6日,苏联发动总攻,180架轰炸机在70架战斗机的掩护之下,直接轰炸了张鼓峰的日军阵地,紧跟着就是炮战,步兵战,白刃战,8月9日,日军被全部驱逐出张鼓楼。

8月10日,日苏双方签订《张鼓楼停战协议》,8月11日,梁军从张鼓峰阵地,各自撤退80米。8月13日,梁军交换了战俘和阵亡的士兵尸体。

至此,张鼓楼事件才正式结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