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读书 · 杰西
主播 | 樊登读书 · 杨枪枪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让人倍感愤怒、焦虑、抑郁的人或事。
但情绪失控只会让你失去理性,从而输掉自己。
今天给大家分享樊登老师解读的书籍——《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让你学会管理情绪,而不是沦为情绪的奴隶。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一个提交的方案,上司总是通不过;
叛逆期的熊孩子,事事都和你对着干;
有重要的事赶飞机,结果路上堵车,心急如焚地赶到后刚刚起飞;
在这样的场景下,你是怨天尤人借机爆发,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还是冷静分析,平静解决?
其实,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都取决于你想法。
不要让生活中的人和事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埃利斯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书中提到:
“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观念搞的心烦意乱。”
控制自己心里那些疯狂念头和情绪上的过激反应,改变它们,就是真正的赢家。
一个人有怎样情绪,就有怎样的生活。

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就是能控制好情绪。
虽然不易,但确实需要,不要因为情绪失控而让人生失控。
前段时间,在内蒙古包头市有一名19岁的男子,傍晚时突然从3楼的厨房中,向外怒扔锅碗瓢盆。
甚至还把平时锻炼用的,几十斤沙袋也顺着窗户扔到了小区的楼下。
幸好当天下着小雨,外出人少,没有人员伤亡。
当民警赶到时,发现他的家里已经被砸得一片狼籍。
邻居们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让他的行为如此过激?
当民警了解到事情的起因时,19岁男子给的理由,令我们大多数人难以理解。
男子说:“因为当时到了吃饭时间,家里没有人给他做饭,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
一个人的情绪,若不被妥善地管理好,自己的状况就会越来越糟糕。
随意暴躁和发泄,只会给亲近的人带来烦恼。
埃利斯在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生气肯定是不赖的感觉,可以暂时地叫你不那么郁闷,但生气难以解决无法消失的问题,还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些人因为一件小事就被无限放大,最后扰乱了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甚至酿成大祸。
如果把人的喜怒哀乐比作自然现象,愤怒就像火山爆发。攻击性强、杀伤力大,一旦爆发便难以遏制,并且事后无法恢复原状。
就如19男子的行为,只因一顿饭引发的冲动,从而毁了一个厨房,也毁了他在别人心中的形象,这些都是无法挽回的,得不偿失。
有研究表明,人情绪激动时智商是零,冲动下所做的决定往往都是错误的,所以,没有哪一件事是因为发怒从而解决的。
其实,我们多半生活在想象中,事往往压不垮我们,压垮我们的是情绪。
避免别人触动你情绪爆发的底线,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掌握生活的主导权。
有坏情绪是本能,控制住了才是本事。
作家狄更斯曾说:
“情绪心态之健全,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一个人能否控制的了自己的情绪,直接决定着你的人生,预示着你未来。
刘亦菲今年在一个综艺采访中说到,自己已经9年不发朋友圈了,有的时候会看看别人的,给他们点赞。
主持人问其原因,她说:“觉得自己的意志力不是很强,情绪也会起起落落,不希望养成情绪不好就在朋友圈里宣泄,她害怕自己上瘾。”
为了让自己不随意发泄情绪,她选择通过这种方法来修炼自己的内心,也不愿意跟别人分享负面情绪。
其实,没有纯粹的负面情绪,只有负面的态度。
如果一直抱着负面态度,我们就会无法找到情绪正面的意义。
创造自己情绪的转折点,找到自己方法,把委屈释放掉。
心理学家说过一句话:“所谓高情商,就是把不能控制的情绪变为可以控制,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同一件事处理方法不同,结局也会不同。
一位陆军部长找到林肯,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侮辱他质疑他。
林肯说:“你可以写一封尖刻的信,狠狠地骂他一顿。”
部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
当部长准备把信寄出时,林肯却建议把信烧掉。部长不解?
林肯说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你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事情你已经解了。
林肯的做法,是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保持立场,别被拉进漩涡里。
承认自己有情绪,也接受别人是有情绪的人,内在平衡了,才能和别人更好的相处。
管理情绪,也是同自己和解的一个过程。
生而为人,谁的生活没有烦恼?有人放任坏情绪滋长蔓延,有人用冷静平和修炼自己。
对待负面情绪不是压抑它,也不是发泄它,而是要安顿它,要找到它的来处,和合理的去处。
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成功的最大敌人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
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情绪稳定,诸事顺遂!
错误的认知,是不正常情绪反应产生的根源之一。
当情绪产生时,理解它,分析它,思考自己的信念与认知是否理性。
首先,有几种情况容易产生情绪;
第一,性格太软,容易感染别人的喜怒哀乐。
第二,没有主见的人,自己对任何事都没有自己的想法。
第三,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第四,特别自卑的人。
其次,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人和事,而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在牵着我们的鼻子走。
经常有人告诉我们不要被情绪控制,不要发脾气,平和待物,这些道理都懂,如何才能做到?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书给出了管理情绪ABC原理:
A事件,B你对事看法,C是我们的情绪。
情绪并不是由事件直接导致的,而是我们想法导致的。
比如堵车这件事,堵车是原理A,是事件。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世界上不可控因素太多,是选择破口大骂愤怒不已,还是选择在汽车里放一段舒缓的音乐,静静等待。这是原理B,你对事情的看法。
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因此,你的看法会直接导出结果,也就是原理C,我们的情绪。
这个原理就是说,坏情绪的发生都有诱因,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就如19岁男孩的行为,没有人给自己做饭,他可以选择让家人去做饭或者自己点外卖,就不会导致打砸事件,既损失家庭财产又伤了感情。
遇事不慌,淡定从容,看淡一些人和事,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影响。
埃利斯说人只有三件事可做:思考,感觉, 行为。
我们对待事情的看法和想法、其实都来自认知。
当你看到更大的世界,你会明白所有的过度敏感,只是因为你对眼前环境的无能为力。
说到底,修炼情绪,修的是眼界,炼的是认知,成的是格局。
多读书,多交流,认知上去了,看一切就顺眼了。
人的一生很长也很短,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自己赋予的。
不要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影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人生而自带情绪,这很正常,得到礼物我会快乐、输了比赛我会难过。
不能要求一个人完全没有情绪,我们要的是认识它,跟它和解,并学会驾驭情绪,不被情绪左右。
控制情绪是人生的必修课。
点个「在看」,真正厉害的人,早已学会不以心情为导向,而以成果为导向。
作者 | 杰西,记录自己,记录生活,抒发心灵,爱瑜伽爱写作。
栏目主理人 | 徐徐来
排版 | 郑向北
音乐 | Piano Diary - Tell Me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