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睢县西陵寺镇村庄历史

作者:悠悠小典故
睢县西陵寺镇村庄历史

西陵寺

西汉末年,此地为岗,称东南岗,岗上建寺,称南大寺。

据传西汉末年,刘秀兵败逃此,宿于寺内,称宿龙寺。

又传,后汉高祖刘知远葬此,更名西陵寺。

清咸丰三年(1853年),东南岗、南小庄、八五屯、小张庄、王潘池并入筑寨成集,称西陵寨,亦称西陵集。

据传,南大寺为三国名医华佗学医处,寺前有汉墓群址,据传为后汉高祖刘知远墓。出土有绳纹砖、铜镜、“货泉”古钱、陶罐等。原透龙碑,高9米,碑底有龟,碑首有龙凤图案,光亮照人,今存。

睢县西陵寺镇村庄历史

大付庄

据《付氏族谱》载:东晋咸和年间,付浑任襄邑令,因囊中无资,不能返里,遂寄居于此,归城南关付隅首。

《睢州志》载:付浑,东晋咸和年间为襄邑令,有惠政。明正统年间,其后裔付原为谓兴县教谕。清嘉庆三年,河决高小集,黄水溃堤入城,为避水患,付轩元携家眷由城内迁此,称付庄,因与东北百米小付庄相对,称大付庄。

小付庄

东晋咸和年间,付浑由江西建昌府来任襄邑令,安家于此。付氏族谱失落,付浑后数世失考,明正统年间,渭兴县教谕付于《付氏族谱》列为一世。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河决睢州坝,城北为泽国,为避水患,十六世付灿彰携家眷由龙塘迁此,称付庄。因与西南百米大付庄相对,称小付庄。

胡吉屯

据《明史•食货志》载:成化年间,官府买耕牛置农具遣军屯田。旗官胡氏屯田于此,称胡旗屯。民国更“旗”为“吉”,称胡吉屯。

朱王

据《朱氏族谱》载:朱氏本宋代理学家朱熹后裔,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称朱庄。

明天启年间,杞县李店村王姓投亲于此,居村东,称王庄。解放初,二村合并,称朱王。

王和

元末,胡氏居此,称胡庄。

明初,王氏奉命由山西洪洞县迁睢州西北二十五里陈菜园。崇祯十年(1637年)九月,十五世王巨先避乱由陈菜园迁此,居胡庄东,称王庄。二村合并称王胡,误书王和。

韩庄

明洪武年间,刘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称刘庄。

明永乐年间,韩氏由洪洞县迁睢州西韩金洼。清乾隆年间,十二世韩志修、十三世韩保山迁此,刘氏外迁,更名韩庄。

正月十五前夕,家家户户制作灯笼,闻名邻近各县。

李康河

明初,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筑楼,称李楼。

据传崇祯八年(1635年),官兵抄义军李自成部将李岩家,李岩侄子李康侯及母由杞县城东门里娄公庙南老家,逃睢州城姬芳李,不久迁此,因原李氏不存,以人名村,更名称李康侯。

“侯”、“河”同声,讹书李康河。

岳庄

传说,宋岳飞后裔避害由汤阴匿居山东曹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岳氏由曹县迁此,称岳庄。

前邢堂

洪武二十二年(1390年),邢森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称邢庄,村东建庙称邢堂,与后邢堂相对,称前邢堂。

村人尚武,清乾隆年间,邢克敬为八省红拳之冠。

后邢堂

明初,赵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坡上建村,称赵家坡。

宋理学家朱熹十六世孙朱丕树,崇祯年间,为避兵由杞县朱岗迁此,办学称邢堂。

解放后与前邢堂相对,称后邢堂。

马河

明永乐年间,袁氏奉命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筑楼,称袁大楼。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袁氏为避水患外迁。

咸丰年间,马堂村马氏一支迁此,为治水,于村前二里长开东西向小河,称马河。

曹庄

元末,曹尚避乱携次子曹恭泰由承匡迁柘城,以磨粉为业,称粉曹。后来曹尚携四子返睢居此,称曹庄。

清乾隆年间,村人进士曹建,任四川成都府知府,有惠政,为奸党弹劾被罢官,《杞县志》有传,今存其画像。

睢县西陵寺镇村庄历史

安庄

明初,安钰由山西洪洞县安本屯河堤村迁太康,派衍杞县大安庄。

明末,安保远携四子避兵由大安庄迁此,称安庄。

魏堂

据《魏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魏氏兄弟3人由山西洪洞县东迁,相约以村东建庙堂为志。老大迁杞县城北魏堂;老三迁柘城城北慈圣魏堂;老二迁此,村东建庙堂,村称魏堂。

姬庙

明正统二年(1437年),姬氏于村西建泰山奶奶庙,故名姬庙。

原村庙占地500亩,和尚20余人,终日香火不绝,民国十二年毁于地震。

井楼

明崇祯六年(1633年),农民义军四起,庞氏为避兵由西南十里庞庄分居迁此,后建楼,楼内凿井,称井楼。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水灾、地震。

金陵寨

元初,金天质由修武县肖横镇来任睢州判官,时候葬此,称金茔。

清咸丰三年(1853年),王胡同、马庄、李庄、八姓庄并入筑寨,称金茔寨,演称金陵寨。

村内八角琉璃井一眼,传为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凿,水甘冽,1973年河南省文物管委会来专车取水鉴定。

庞庄

明永乐年间,庞珏由山西洪洞县迁太康庞楼;天顺年间,三世庞扩由庞楼迁睢州庞琉璃庙;嘉靖年间,庞氏一支由庞琉璃庙迁此,称庞庄。

姬楼

宋代村西有运粮河,大船停此成村,称趸码头。

明初,姬典三避兵由山东文邑姬家沟迁此,筑楼称姬楼。

夏阁

明万历六年(1578年),夏培信由太康陈子岗迁此,建阁一座,称夏阁。

李天西

明永乐年间,李氏为避水患由河北迁此,筑楼称李楼。

崇祯年间,李天锡乐善好施,德高望重,暮年率族人一支迁杞县宋湾,村人为纪念他,更村名为李天锡。“锡”、“西”同音,讹书李天西。

白庄

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克毫州,白氏先祖由安徽涡阳随军北来,五月十日克睢州,离伍落户于此务农,称白庄。

刘双楼

元天顺元年(1328年),刘彦明由山东历城来睢州,居旧城四门里濯锦池东,时候葬刘老庄。

明弘治年间,七世刘宇由刘老庄迁此,建楼二座,称刘双楼。

牛李庄

明洪武四年(1372年),李河春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村以人名,称李河春。

成化十三年(1478年),河决,波及睢境,村民逃居东北牛岭上,村以岭名,称牛岭庄。

1948年土改时,更名为牛李庄。

姬房李

明初,李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称李庄。

清咸丰三年(1853年),李庄、曹庄、庞庄、夏阁、朱王、姬楼六村合筑一寨,成集,更名六合集,亦称六合寨。

光绪二年(1876年),旱灾,姬氏由姬楼投亲,定居李氏房,更名为姬房李。

庞屯

崇祯六年(1634年),庞氏由本镇庞庄屯田于此,称庞屯。

程楼

宋代,此为运粮河码头,靳氏迁居,称靳码头。

明代,程氏十八世程世宾自洛来睢,任洛学书院掌祀,落户于此,更靳码头为程家湾,建楼,更名程楼。

东、西碱场

明洪武四年(1371年),李氏兄弟四人由山西洪洞县东迁,老大李呈辅居睢拦船李,老二李呈瑞居睢烧盆李,老四李星因居杞县喜辰庄,老三李呈治居此,以卖盐为生,称古盐场。

崇祯年间,地多碱,更名称碱场,后扩为二村。

油坊

明洪武四年(1371年),李呈治由山西洪洞迁睢州古盐场,后于村东建油坊,称油坊。

王庄

清顺治年间,王氏由匡城北2.5公里张庄迁居于此,称王庄。

光绪年间,王氏富,庄稼屡被人抢,将庄田卖西碱场李氏,回原张庄,今村无王姓,仍称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