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博爱夜读|沂蒙母亲

博爱夜读|沂蒙母亲

吉普车在村口停下,下来一位年轻军官

博爱夜读|沂蒙母亲
博爱夜读|沂蒙母亲
博爱夜读|沂蒙母亲

1938年夏的一天晚上,沂妹正准备睡觉,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喊门声。开门一看,村长怀里抱着一个一岁上下的孩子,睡得正香。

“沂妹,这是原来住在咱们村那个师长的孩子,想暂时寄养在咱们这儿。全村妇女数你最细心,交给你我放心,组织上也放心。”

此时,沂妹和一岁的儿子、五岁的女儿在家,丈夫蒙生加入了西北军,到台儿庄一带阻击日寇去了。

沂妹二话没说,接过了孩子。孩子到她怀里醒了,大哭起来。沂妹赶紧解开衣裳,喂孩子吃奶。没过多久,孩子估计吃饱了,就咧开小嘴,冲着沂妹笑。

那时缺少粮食,沂妹的奶水实在少得可怜,当儿子和师长的孩子都饿得哇哇大哭时,沂妹总是将不多的奶水先喂给师长的孩子。

奶水不够两个娃同时吃,沂妹只得给儿子吃粗粮。结果,严重营养不良的儿子不到两岁就夭折了。

1970年春天,山花烂漫时节。蜿蜒的山路上,驶来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吉普车在村口停下,下来一位年轻军官。

年轻军官站到沂妹面前时,这位60岁的沂蒙母亲擦了擦已经老花的眼睛,无法确定这究竟是谁。那些年,沂妹带过的孩子太多了,好几个将领的后代曾寄养在她家,少则几周、数月,最多的就是师长的孩子,在沂妹家住了整整7年。沂妹甚至给孩子起了个小名叫毛蛋。

这位年轻军官就是当年的毛蛋。

蒙生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沂妹一生没有再嫁,拉扯着妮子,还有那些不断收留的孩子。

当妮子向有些耳背的沂妹指着毛蛋,比划着“弟弟”时,沂妹开始还是一脸困惑,半分钟后,瘦弱的脸上终于绽开了笑容,然后是不断线的眼泪。

沂妹一把拉住毛蛋的手,左看右看。毛蛋则一下跪在沂妹面前,哑着嗓子喊道:“娘……”

后来,毛蛋每年都会回一趟沂蒙山区。有了孩子后,就带着孩子。他永远忘不了他的沂蒙母亲。在艰难岁月中,是沂蒙母亲的奶水哺育了像他这样的“将领后代”。

作 者:杨进修

主 播:木泠

制作人:郜雨婷

出品方:中国红十字报刊社

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业支持:汉口学院传媒学院

总出品人:金宝杰 陈耘

总 监 制:王鹤 王超

总制作人:赵熤 郜雨婷

编辑部主任:余振权

责任编辑:陈晓亚 耿艳菊 张拓宇

稿件统筹:柯涵

新媒体统筹:张立光

平台管理:王晓肖 李思凡

来源:《博爱》 图片:网络

编辑:张拓宇

博爱夜读|沂蒙母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