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作者:CCTV4远方的家

编导简介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吕明月,《记住乡愁》栏目组编导

代表作品:《梅州——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定开元寺街区——燕赵老街事 千古忠义情》等。

“曾经我们争先恐后逃离乡村,纷纷涌向城市,因为那里有更便捷的生活,但不管走得多远,家乡永远是游子内心最温暖的牵挂。当乡村振兴被提出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终于要和我们的过去联结在一起了。

——吕明月”

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感,那是闻到泥土的芬芳就会陶醉的幸福,那是听到熟悉的乡音就会勾起的回忆。小时候盼着离开家乡,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当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蓦然回首时,才发现我们最眷恋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作为黑龙江人,在拍摄《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时,我有幸来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四新村。当飞机缓缓降落的时候,我的心中已经充满期待,窗外万顷良田,稻浪翻涌,黑土地的勃勃生机就这样呈现在我的眼前。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四新村是一个典型的东北村庄,一栋栋蓝顶白墙的砖瓦房,有着浓郁的东北特色,家家户户宽敞的院落里,一定有一片菜园,小小菜园就能满足一家人日常生活所需。来到东北人家做客,主人一定会采下一大盆新鲜的瓜果,热情地邀请远方的客人品尝。东北人的热情来自于闯关东的那段历史,过去,人们用“六十里地当邻居,三十里地南北炕”来形容人烟稀少的“北大荒”。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20世纪50年代,许多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带着对土地的渴望,背上行囊,离开家乡,来到这片广袤的黑土地,第一代四新人,就是带着这股闯劲儿,一锄一犁,把这片荒地变成了如今美丽的村庄。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四新村的村史馆里,记录着那段历史。让我最难忘的,是村史馆里四新村的无数个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四新人有了第一台拖拉机,它为开垦荒地立下了汗马功劳。阳光下,那台拖拉机静静陈列在村史馆门前,通过它,我们仿佛能听见那段轰鸣的历史呼啸而过。而第一位医生,第一位大学生,第一位水稻技术员,这些曾经的创业者的名字,同样被四新人铭记。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四新村见证着东北乡村发展的历程,正因为黑土地上有许多个像四新一样的村庄,才使得今天的黑龙江能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大省,中国人每9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东北人有个词叫“猫冬”,意思是寒冷的冬季,人们躲在家里不出门。每年秋收过后,天气逐渐转凉,土地无法耕种,寒冷的气候制约着人们的发展,为此,四新人找到一条出路,那就是要发展棚室经济。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如今的四新村,有135栋果蔬大棚,采收季节,游客络绎不绝。但当年刚开始建棚的时候,村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没有资金,就向银行贷款,没有技术,就外出学习技术,在刚开始的那几年,村民们因为缺少经验,吃了很多亏,但是如今讲起当年的事,乐观的东北人会说:“就干呗,想那么多能成啥事。”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带着那份乐观和豁达,村民们用了3年多的时间,迎来了大棚果蔬的第一次丰收。但由于没有销售经验,瓜果蔬菜无人问津,村民们抱团取暖一起闯市场,这段经历也让四新人懂得,只有好的品质才能有好的销路。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村民们回到村里钻研提高瓜果品质的方法,他们请来了科技人员,辅导种植技术,把粗放型种植,变成精细化管理。最终,瓜果变甜了,村民们的销路越来越好。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依托着绿水青山打造乡村旅游。

在我们拍摄期间,四新村又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他们在会上讨论着村庄未来的发展。我也为家乡人感到自豪,东北这片黑土地在100多年来,创造出许多奇迹,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只要有着当年闯关东的那股拼劲干劲,只要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东北的乡村就会越来越好。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编辑 | 郦雨婷

编导手记丨四新村:黑土地上 四季飘香——吕明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