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场十五世纪的宫廷用瓷“秀”

近日,由深圳博物馆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协办的“大明·宫瓷——十五世纪的明代宫廷用瓷”展览正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展出,展期至2022年4月10日。

明朝的高度重视不断推动着15世纪宫廷瓷器生产技术的革新与装饰工艺的发展。永乐、宣德青花为明代的典范与巅峰,或清秀疏朗,或雄健豪放,或承前朝之制,或采异域之形;永乐帝称“洁素莹然,甚适于心”的甜白瓷为历代白瓷之冠;永乐鲜红釉是首次成功烧制的色调纯正的红釉;宣德各类颜色釉、彩瓷争奇斗艳;成化斗彩细腻雅致,被明人誉为“今古之冠”。御窑瓷器装饰画艺精湛,题材包括人物、花草、鸟兽等宫廷专用图像,皆为后世称赏。

一场十五世纪的宫廷用瓷“秀”

展览现场

展览以景德镇考古发掘瓷器标本为中心,辅以处州龙泉官器、禹州官钧瓷器等呈现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序篇介绍明代官窑的管理与官样制作、宫瓷艺术与科技创新;第一单元聚焦礼仪用器,揭示瓷器在明朝祭祀礼仪、赏赉与外交等方面的独特作用;第二单元考察宫廷宴享用瓷,探讨宫廷茶器、酒器、食器的器用组合、礼仪制度与历史背景;第三单元题为宫苑雅事,涉及皇家莳养菖蒲、斗蟋蟀、文会雅集等休闲活动所用各色瓷器。

一场十五世纪的宫廷用瓷“秀”

主办方表示,本次展览视野新颖,首次从宫廷礼仪、政治活动、民族关系、外交贸易以及宫苑雅事等视角阐释宫廷相关瓷器的核心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趣,旨在为解读中国传统瓷器开创全新的思路,力求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历史文化鲜活起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亚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