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这场战斗被称为毛主席的得意之作,被世界各大军事学院列为经典案例,甚至可以说是毛主席的指挥。这场战争直接拯救了中国的未来。面对装备精良、四面八方包围的国民党军队,毛主席又将如何指挥?只有3万红军打败了40万敌军,一下子扭转了战场局势,最终取得了胜利。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1934年10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对红军进行第五次包围,此时拥有军事指挥权的报告和王明犯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最终导致红军的反包围彻底失败,无数战士牺牲在战场上,为了保存红军唯一的生命力,被迫选择了大规模转移。不提以前的强战,当时红军总人数只有8万人,国军总兵力有30万人,装备精良。经过7天7夜的奋斗,红军最终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但同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直到战斗结束,红军主力部队从8.6万多人直接锐减到3万人,其中许多兵团全军覆没,红军的血液染红了湘水。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蒋介石

因此,百姓提出了3年不喝湘水,10年不吃河鱼的口号。当时,我军中的一名德国军事顾问在敌军包围和拦截的情况下,仍然按照以前的计划继续向西南地区前进,使我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毛主席站出来说,此时要尽快脱离敌人主力部队。只有在地方最薄弱的地方前进,才能摆脱危险处境,在战场上获得主动权。

毛主席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大多数将军的认可。1935年1月,红军成功攻克遵义后,我党内部的将军聚集在这里举行了具有历史转折点意义的会议。经过中央政治局投票,毛泽东在我们党内的领导地位正式确立。毛主席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但红军成为了下一步该去哪里的紧迫问题。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蒋介石得知红军占领了遵义,伤亡惨重,立即乘胜追击,想一举消灭红军,于是决定从四个方面包围40万大军。要知道,此时驻扎在遵义的3万红军中,有些是残废的,有些连枪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胜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摆脱国军包围的危险,毛主席决定放弃已经占领的遵义,渡过长江。但是,要过长江,必须通过贵州地区的赤水河。

这样震惊世界的对峙渐渐拉开了序幕。当时驻扎的一个旅,人数约为6000人左右。毛主席决定先派出1万人的兵力全军覆没。但是,国军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也没有想象到能远远超过以前战斗过的其他部队。最重要的是,以前得到的信息也是很大的偏差。原来敌军驻扎在这里的部队不是旅,而是三个旅,除此之外,源源不断的增兵即将从后方到来,因此不能因公开宣布而撤退。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长期的战斗消耗只会使我军原有火力不足的情况更加被动。毛主席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重新仔细考虑后,决定放弃与国军的对抗,从西边越过敌手。由于信息错误,毛主席坐在领导里后经历了第一次失败,但在后期的作战中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月28日,我军战士接近敌手时,敌人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敌军发现红军的动向后,立即派出9个旅的兵力埋伏在红军经过的地区。这时国民党军队也在长江两岸部署了重兵。

红军虽然渡过了赤水,但面对长江口,中军守卫的国军只能转移到离长江口很远的赤水西安。毛主席深思熟虑后,决定改变原来的行军路线。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与红军会合的计划决定将所有部队向敌人集结到兵力最少的地方,这时最好的目标是在云南。中央领导在这个小镇上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叫做扎西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红军面临的各种问题,开始探讨突破敌军的方案。

在这里,毛主席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决定渡过赤水河,回到贵州境内。这个想法一出来,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疑惑,议论纷纷。为什么还要回去?毛主席向人们解释说,这样做是不让敌人掌握我们的动向,让它混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微弱的克制找到突破口,走出包围圈。这句话一出来,人们纷纷鼓掌。

敌军完全不知道红军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2月15日,毛主席率领红军渡过赤水,战士们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回到贵州境内,给敌人以回马枪。这时敌人的作战情绪很低落。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我军一鼓作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在这次战斗中,我军战士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大大地挫伤了国军的士气。此后的两天里,我军又歼灭了敌军的八个团。这次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胜利,武器装备也得到了充分的补充。毛主席计划驻扎在遵义,以遵义为中心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部队。蒋介石看到这一情况,不甘心地向毛主席发出了挑战书,决心在敌手附近与红军决一死战,亲自指挥。

不久战争开始了。由于实力悬殊,红军再次陷入国军包围之中。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毛主席不能轻易地摧毁敌人的生命力,如果蒋介石这样做,那么果断、撤出主战场、三渡赤水、使用迂回战术、保存敌人的力量。但是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委员会的反对。如果攻击北新疆,胜利的可能性很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红军的士气,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军事物资。这种提议得到了委员会全体人员的支持,只有一位毛主席。为了表示反对,不引起不必要的内讧,毛主席只能对此保持沉默。到了晚上,毛主席辗转反侧。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难以入眠,他觉得此战必定凶多吉少。于是,毛主席便提着马灯找到周恩来,讲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又连夜找到朱德进行商讨。3月11日,以毛主席、周恩来、朱德为首再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并说服其他委员停止作战计划。

到了晚上,前线传来消息,此时集结了大量的国军,并且设下了埋伏。众人得知消息后,着实都捏了一把汗,如果不听从毛主席的建议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毛主席,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超常的战略眼光和思想,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极力主张,才避免了红军遭遇险境的风险,毛主席所做出的所有决断。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前敌军在场所安插的薄弱兵力,其实都只是假象,就是想诱骗红军深入。

既然这样,毛主席也将计就计,陪蒋介石来演好这一出戏,随即派遣一小股部队假装向西南方向寻找突破口。国军见状,立即集结大部队向西南方向集结。与此同时,北方的军队就开始有所松懈,我军突然向北方开始进军,犹如猛龙过江般渡过了赤水河,摆脱了国军的追击。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此时的敌军从上到下都被红军搞得晕头转向。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亲自乘机从重庆飞抵贵阳,势必要将红军一举歼灭。红军渡过赤水后,并没有走多远,而是隐蔽在树林中观察敌军的动向,而此时,附近的国军再一次形成合围。毛主席见时机已到,依然采用迂回战术,让朱德率领两支小部队假装与国军决一死战,引起大部队的注意,自己率领红军主力迅速向防御松懈的西南方向行军。

毛主席的瞒天过海之计实在是妙,毛主席带领着红军在国军的眼皮下上演变戏法,硬是牵着几十万国军的鼻子走。第四次成功渡过赤水河,预示着红军已经完全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并朝着贵阳的方向大步前进,到处宣扬我军马上就要打到贵阳,将老蒋活捉。当这一消息很快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时,他的心中惊恐万分。

然而,更让他感觉心神不定的是,在这种危机时刻,他手上已经无兵可调,因为大多数的兵力已经被调往他地,此时贵阳内部的守军仅仅只有400多人,无奈之下,只好让前去驻扎在云南等地的军队前来支援,同时命令守城部队死守机场,准备随时逃跑。

3万红军对战40万敌军?看毛主席如何化险为夷,让蒋介石吃瘪

老蒋没想到这一次又中计了,我军根本没有想要攻打桂阳,而是直接朝着昆明进发,而此时昆明没有任何驻军。就这样,毛主席率领部队抓住机会,从金沙江的防线缺口平安度过,直达川西平原等地。自此,我军成功摆脱敌军的包围圈,把国民党40万大军远远甩在了身后。当蒋介石得知毛主席率领红军渡过长江的消息时,才知道自己中计了。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可以发现,战争其实并不只有双方军事上的较量,更多的还在于战术的运用,要知道。一国军事学院都没上过的毛主席,却能在每场战役中都能以弱克强化被动为主动,带领红军所向披靡,最终取得革命性的胜利,更是挽救了中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