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作者:悦悦妈妈与悦悦成长记

54 3、展现自我,只适合一对一的交流

社交软件上有很多展现自我的功能,本意是让自己在意的那个人能喜欢上真实的自己(所以一定要让孩子理清真实的世界和虚幻的网络,建议亲们给孩子看本“青少年版的网络安全”,在悦悦二年级的读了这本书,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我不用提示了)‼️。但事实上,只有别人要求我们展现自我的时候,展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当我们在网络上将信息同时发送给很多人后,并不一定会收到多少回复,这样就失去了展现自我的功能。这种低效率的交流,并不能真正实现心理上的亲密。❌

只有在非常私密的关系中,我们才可能有被人了解和被看见的感觉。在书里、演讲中或者网上展现自我,是不会让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的。即使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了我们的自我展示后,也不会觉得这样的信息有什么特别之处。对待和我们有心理亲密感的对象,就应该像性伴侣一样,让对方能感觉到自己的特殊性,感觉到我们的信息是专门发给他的。不管对接收者还是展现者来讲,只有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展现自我才有意义。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方式,都会让我们的互动效果贬值。脱离了亲密的私人关系后,对方就接收不到我们发出信息的真正意图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珍惜亲密感的人,不会在社交软件上展现自我。

“真正了解一个人”和“知道一个人”,这两者有着天壤之别。了解一个人,必须包括两个条件:

1 他愿意展现自我;

2 他的展现,针对的是自己在意的那个人。

4、真正自我的蒸发

对大部分孩子和青少年来讲,社交软件关乎他们的自我形象管理,他们希望给同伴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提高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纽约时报》作者托尼.杜古彼尔引用了雪莉.特克尔的话,把这种结果称为“真正自我的蒸发”。一位青少年向特克尔医生说道:“我在高中学到的是自我简介、自我简介、自我简

介,以及怎样塑造自己。”

‼️当然,每个人都想被别人喜欢(“每个人都想被喜欢”这个想法害的很多很多人失去了自我所以,我在孩子们上课的时候经常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点让他们讨论自我价值,让他们明白自己本身是怎样的,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要怎样‼️‼️‼️)。

但是,我们越是想影响别人的判断,最终结果就会越让人不满意。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好评,那只是因为别人喜欢我们的行为,或者我们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而不是喜欢真正的我们。所以,我们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执着于管理自己的形象(不要执着于孔雀开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最痴迷上网的青少年,往往也最容易遭受情感问题的折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博士通过研究发现:“上网、发即时消息、发邮件、聊天和青少年抑郁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子游戏和抑郁,也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只要我们能给孩子一个天真的世界,他们就一直可以保持天真。而复杂的社会则会孕育出“冷漠病”,让孩子假装不经意地展现自己,这会让孩子一直得不到成熟所需要的情感养分。❌❌❌

如果您觉得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对您的亲友,朋友有帮助请邀请进群或者分享出去。感谢亲们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