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邓小平同志一生充满了传奇,他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民族的和平与发展奋斗终身,是人们敬爱的新中国领袖之一。

他目光长远,政治思想敏锐,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始终坚持正确的路线,以睿智的头脑,制定出了一个又一个有力的政策,使得中国迅速度过战后落后贫瘠的局面,

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尽管祖国的今天,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但这条发展的路充满了艰辛,邓小平在担起这份民族责任,迎向这场风雨时,除去他心中坚定的报国信念,他的妻子卓琳,也一直是他坚强有力的后盾。在妻子无怨无悔的支持中,邓小平走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也更有力量。

01

在与卓琳组成幸福婚姻家庭以前,邓小平曾有过2段婚姻,但他与这两位妻子有缘无分,最终都以不同的悲剧收场。

好在邓小平经历过情感的波折后,遇到了与之相契合的卓琳,

这位能够与他相伴到老的妻子,可与他灵魂交融的女中豪杰。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基层出身。不过他也获得了上学的机会,1918年,以优秀的成绩,考进广安县立中学,第二年秋天,赴欧洲勤工俭学。

回国后,他开始投入党的革命事业,一心为祖国的胜利与和平作斗争。

他的妻子卓琳,原名浦琼英,生于1916年4月6日,是名门闺秀。她的父亲浦在廷大有来头,是宣威火腿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爱国志士,立志以实业救国,因此被孙中山先生大力赞赏,曾亲自为他题过2幅字:

“少将第”、“勠力同心”。

为护国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的浦在廷,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少将,是一位深受人们尊敬的成功商人和民族英雄。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由于家庭条件优渥,卓琳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品学兼优,通过踏实刻苦的学习,考进北大物理系。

1937年7月7日,受“七七事变”的影响,卓琳被迫办理离校手续,转到延安参与革命,

立志为危急存亡的祖国,奉献一份力量。

02

她作为爱国志士浦在廷的女儿,且是一位女性,这两个身份都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性。为安全前往延安,她把自己乔装成逃难的老百姓,经过倒车、坐船一路颠簸,

终于在同一年的8月份抵达延安。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到延安后,一边在延安陕北公学念书,努力积累文化知识,一边为党的革命事业而奋斗,在1938年以出色的表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而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她更名为“卓琳”,此后一直在使用这个名字。

在延安,经人介绍,卓琳与邓小平结识,从此缘定一生。两人相遇后,在相同的理想与相互欣赏中,渐渐走到了一起,在1939年8月结成夫妻。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此时卓琳不过23岁,却已经是一位成熟的好妻子,婚后不仅把家中的一切操持得妥妥当当,而且还是一位英勇的革命战士,

能够与邓小平在战火纷争的岁月里,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两人婚后相互尊敬、理解、与支持,是并肩为民族奋斗的好战友,也是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情感和睦稳定,相伴走过了58个春秋。

03

1997年2月17日,邓小平先她而去,享年93岁。也许是冥冥中注定,她在12年后,

于2009年7月29日去世,在寿龄上和她挚爱的丈夫一样,活到了93岁。

而卓琳去世前曾留下遗嘱,最后一刻仍不忘报效祖国,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是,把她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把她遗体捐献给医学机构做研究;二是,将她的骨灰撒向大海,与祖国山河融为一体。

她23岁与邓小平结婚,两人都活到了93岁,临终的遗愿仍为祖国着想

卓琳一生品格高尚、独立坚韧,和丈夫相伴相随,两人都为祖国的解放与发展,倾尽毕生心血,在人们的敬重与爱戴中,留下不朽的传奇和宝贵的思想财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