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重耳痛失介子推,“足下”的来历

足下,是一个敬辞,对对方的尊称,可以翻译成“您”。光从字面看,很难联想到有这个意思,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个历史典故。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刘敬叔的文人写了一本书叫《异苑》。这本书中,介绍了“足下”的来历。

刘敬叔这个人出身平凡,曾经担任过郎中令。后来他忤逆上司,被罢免官职。刘敬叔没有气馁,专注著书立说,留下了志怪小说集《异苑》传世。《异苑》这本书中的内容以奇闻轶事为主,不太受读书人的重视,故此知道这本书的人不多。

重耳痛失介子推,“足下”的来历

根据《异苑》的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避祸。他在逃亡路上结交贤士,谦恭好学,身边聚集了一批拥护他的贤臣。重耳流亡19年,始终没有忘记重掌晋国大权。

秦穆公听说了重耳的故事,帮助他杀死掉晋怀公,重耳终于当上了晋国的君主,史称“晋文公”。重耳复国之后,赏罚分明,通商宽农,晋国很快成为各个诸侯国中的霸主。

重耳痛失介子推,“足下”的来历

重耳按照功劳大小,封赏了在流亡路上跟随他的臣子。这时,有人提醒他,还有一位叫介子推的名士没有得到封赏。假若不封赏他,恐怕有损重耳的好名声。重耳一下子就糊涂了,他身边没有介子推啊。原来,介子推这个人不慕名利,看见重耳功成名就跑到绵山隐居起来了。经人提醒,重耳才想起介子推。

重耳一定要赏赐介子推,介子推躲起来不见人。重耳几次三番找不到人,就生气了。谁也没有想到,重耳竟然出了一个昏招,他派人火烧绵山想要逼介子推出山接受封赏。大火烧山惨不忍睹,绵山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发现介子推抱着一棵树烧死在山中。

重耳痛失介子推,“足下”的来历

重耳这时才感到后悔,不要封赏也不能要了贤士的性命啊!为了堵住众人之口,重耳装出一幅伤痛的样子。重耳抚摸烧焦的枯木,痛哭流涕悼念介子推。哭完之后,重耳命人用烧剩下的木头做了一双木鞋。

后来,人们经常看见重耳抱着一双木鞋,嘴里念叨着“悲乎足下”。久而久之,就有了“足下”这个称谓。

重耳痛失介子推,“足下”的来历

《异苑》的故事未必可信,不过从传世著作来看,早在西汉时期,“足下”就有了“您”的意思。比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少卿足下”,就是这个用法。由此可以知道,起码在汉武帝时期,“足下”这个词已经是常用词了。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中也有“足下”二字,意思也是“您”。有了这些例子,更加证明,足下这个词在西汉或者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尊称这个用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