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远东“克虏伯”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小名张老疙瘩,辽宁省海城县北小洼村人,出身赤贫,小时读过三个月私塾,稍识字。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提携下,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喜欢人以“张大帅”称之。

1921年,张作霖下令在沈阳大东区造币厂内修建一座修械及制造枪弹工厂,名为奉天军械厂。

1922年4月,直奉战争失败后,张作霖将“勿忘吾耻”四个大字挂于大堂。并大力兴办教育,整顿奉军。那种狠劲,让很多人措不及防;那种血本,让身边人目瞪口呆。

1922年筹建东北大学;1923年4月,东北大学成立,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经费最多的大学,其每年经费相当于排名第二的北京大学的3倍多。章士钊、黄侃、梁思成等著名学者都曾来此任教。

同时,张作霖将奉天军械厂改名为东三省兵工厂。在大东边门外,重新辟地建厂,并于厂房西侧,修筑站台,铺设铁轨,火车可直通厂内。先后增建炼钢厂,机器厂,锅炉房,水塔,水道等设备,并设立兵工小学和兵工学校。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东三省兵工厂总投资超过5亿元,1928年扩建完成。是当时亚洲第一兵工厂,有“远东的克虏伯”之称。这个厂真是下了血本,要知道,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财政收入才1.79亿元。

工厂的设备多采自德国克虏伯,总数8,000多台套,各种机械设备、精密仪器一应俱全,很多连当时的日本都没有。厂内有1,516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兵工技术人员,不少是张作霖利用高薪从英国、法国、苏联、美国、德国、瑞典等十几个国家招募来的。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张学良改为家具厂

1930年,中原大战后,张学良大力呼吁和平,号召弭兵,希望大家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以和为贵。并在兵工厂内大量裁减兵工技术人员和工人,改为民用工厂,生产民用物资,以家具为主。当时在沈阳大西关设立东生源售品处,有样品目录陈列,供人选购。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日本扩建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一枪不发退出东北,日军占领沈阳,改东三省兵工厂为关东军野战兵器厂,后改为奉天造兵所株式会社,由陆军中将黑崎岩次郎任社长。

1937扩充为八课及六个制造所,全厂机器已超过一万台,增建高射炮厂,有技术管理人员1,200余人,工人30,000余人,其中日本人约占全厂人数的十分之一。当时,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武器装备中,有45%的步枪、山野炮,70%的弹药由该厂提供,迫击炮和掷弹筒则全部来自该厂。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苏军搬空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放了原子弹。为了赶在日本投降之前进入东北,苏联在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在十分匆忙的情况下,命令150多万红军进入中国东北。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8月19日,所有关东军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

苏军从占领东北,到1946年2月撤军的半年里,将当时亚洲最大的工业中心东三省重要的工业设备和物质都搬运一空。

兵工厂也未能幸免,两千四百部最优良的机器,被运回苏联。那些无法带走的设备,均被破坏。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余音

苏联解体后,据一名在原苏联国营企业——“礼炮”公司退休的老员工讲述,在该公司内,有一栋神秘的厂房,长期大门紧锁,有警卫站岗,不让普通人靠近。直到70年代末,在他进厂20年后,有次要为新型军用燃气涡轮发动机加工一个精密零件,厂领导才带他进入了那栋神秘的厂房。进去以后,才发现里面都是一些当年从中国东北运回的机床等设备。

昔日亚洲最大兵工厂:军阀创立,儿子变卦,日军扩建,苏军搬空

当时他十分感叹,70年代的苏联,还要靠这些四十年代从中国东北运回的设备,才能加工出最精密的零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