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失业、仇恨、经济危机——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崛起

希特勒统治的纳粹德国的崛起不是偶然,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整个二战的爆发乃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并非希特勒一人发疯。

从总体背景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条约》出于惩罚德国的目的,一方面是巨额的战争赔款,约1320亿马克;一方面是对军事的限制,包括莱茵非军事区的设立,不得发展重机枪,不得发展空军,不得实行义务兵制。这使得军国主义盛行的德国备受屈辱,且经济受到压迫。

德国的普鲁士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战后,第二帝国表面上覆灭,但实际上军人并不服气。希特勒就曾参与一战,且作战勇敢,获得了至高荣誉,两枚铁十字勋章,一枚一级的,一枚二级的,希特勒经常佩戴。可以说希特勒的狂热、好战,是一以贯之的。

失业、仇恨、经济危机——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崛起

思想渊源来讲,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包括后来的纳粹主义,都与德国大陆体系的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黑格尔,有着严密的哲学论证和体系,但是却把当时的普鲁士看作是“绝对精神”的化身,这就为强权做了哲学论证;尼采的“超人”哲学客观上也被希特勒所利用,来倡导所谓种族主义。

失业、仇恨、经济危机——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崛起

具体到希特勒的崛起。最大的刺激因素当属1929-1933年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大爆发。德国受到的打击尤甚,约43.8%的工人失业,另外,22.6%的工人处于半失业状态,社会上的不满情绪极度暴涨。

已经因“啤酒馆暴动”而名声大噪的希特勒,抓住了这一机遇,他领导的纳粹党,又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1930年一跃而成为全国第二大党。希特勒宣称要让每个家庭都有面包和牛奶,向德国民众大肆许诺。通过“国会纵火案”,武力确定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失业、仇恨、经济危机——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崛起

普鲁士的传统、一战的屈辱、思想的渊源、经济危机爆发导致的失业潮,这些都是希特勒能够以超凡演讲术登上政治舞台的原因。但是仅仅靠这些还不够,希特勒的承诺和政策决定了这不会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

对内,希特勒大肆宣传种族主义,将失业,德国普通人的贫困归结到了犹太人身上,掠夺财产,屠杀犹太人,形成了狂热的一致性。

对外,鼓吹极端民族主义,为雅利安人争夺生存空间,扩充军备,侵吞别国领土,通过掠夺,满足国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狂热。事实上,一直到了二战结束,德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待遇,在掠夺之下仍然是很不错的。

失业、仇恨、经济危机——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崛起

失业、仇恨、经济危机,会使得人们很容易失去理智、走向极端。希特勒的崛起是偶然,也是历史大背景下的有缘由的爆发。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美国,没有走向纳粹主义,与美国个人主义传统息息相关。

希望二战的悲剧不再重演,希特勒这样的人物不再出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