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土地,作为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在每朝每代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陆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从古至今都有围绕土地进行改革的例子,比如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北魏唐时期的均田制,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每一项制度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没有土地和能不能吃得饱也成为了老百姓选择是否支持政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曾在苏区进行过小范围的土地改革,解放前,在华北和东北等地进行了土地改革,让许多农民生平以来第一次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解放后,又在全国其他地方陆陆续续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向老乡们宣贯土改政策

在解放前后的这次土改中,“斗地主”这种特殊的形式走上历史舞台。通过“斗地主”不仅让贫下中农获得了土地,而且颠覆了贫下中农和地主的社会地位,让贫下中农彻底翻了身。作为土改中最重要的形式,“斗地主”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包括确定斗争对象、访苦、引苦、诉苦、清算等几个环节。

既然要“斗”地主,首先当然需要确认谁是地主,也就是要确定“斗”的主体,因此“划成分”就成了这一环节的核心。划成分的基本依据就是是否占有土地、是否被剥削、是否参加劳动,然后根据这些依据将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划分为“农民”或者“地主”,而“农民”又细分为“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四个等级。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划分成分名单

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相关规定的滞后性和各地具体情况差别很大,所以各地划分成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有些村子里,虽然各家各户的经济状况不一样,但很多地主和农民都沾亲带故,平日里处的关系也相对不错,所以当“土改工作组”进行调查走访,问谁是常年剥削他人的地主时,人们往往不愿细说实情。

一些家庭贫困的人说,自己没什么本事,家里也没钱,别说买地,就连租地的钱都没有,所以为了生计,只能给地主家去打长工。很多地主一开始也没那么多地,他们都是出去做买卖挣了钱,然后再回家买地,最后买的地多得自家人种不过来了,只能雇人种,人家的地也是一点一点熬出来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一个朴实的老乡去“举报”谁家的土地和财产是靠剥削得来的,非常困难。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全村人围坐在一起,各家的户主公开上报自家的收入来源和经济情况,若有瞒报或者漏报,当场就会有人指出来。最后根据所有人的“财富清单”,来划分出成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想被划分为贫下中农,因为这样自己不仅不会成为被“斗争”的对象,而且还能分到地主们的一部分土地或者其他财产。

将要被“斗争”的对象确定了以后,但想让所有思想相对保守的农民们主动去与之斗争,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工作组去引导、发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如何被剥削的,这就是“访苦”的过程。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访苦

这个环节刚开始时,人们依然是不主动配合,首先,很多人认为自己做长工,人家给钱,自己干活,天经地义,而且给所有长工的待遇都一样,好像不存在“剥削”。其次,他们认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总归是不好的。

这时工作组的人就会循序渐进地引导,比如问他们“凭什么地主们每天什么活也不干还能锦衣玉食,你们天天干活,家里常年连一两肉也吃不起”,“凭什么你干活种地,交的租子比自己留下的还多”等问题,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确实常年在受着剥削,然后鼓励他们与其他贫下中农们相互交流,让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悲惨遭遇,调动大家的情绪,最终让大家敢于和地主们做斗争。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相互交流各自的悲惨遭遇

许多老人、孩子和寡妇都在引导下,流着泪吐出了多年不敢吐的苦水,从此不再相信自己生来就是穷命。

当人们攒足了对地主们的怨气以后,就需要让他们彻底宣泄一下,当着地主和所有人的面,声泪俱下地讲述地主是如何剥削自己的,这就是“诉苦”环节,也是整个“斗地主”过程最为情绪最为激动的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地主们在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形象就会被彻底打破,最终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剥削行为,向大众低头认错、道歉,行为特别恶劣的,经过法院公开审判后,可能当场就会被枪决。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即将被处决的地主恶霸

诉苦集会的人数可多可少,少的时候一个屋子里就能全部坐下,这种小范围的诉苦集会,往往会开得很频繁,在积极分子的带动下,争取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诉苦会人数多的时候,可以达到成百上千人,比如当时在湖南东部的一个乡里,斗争大地主恶霸李逢禅时,全乡大部分人都到场了,总共有五千多人,上台诉苦的有40多人,在一个又一个诉苦人边哭边讲述自己如何悲惨的情绪调动下,台下哭声一片,纷纷高喊着“打到恶霸”之类的口号,把李逢禅吓的头都不敢抬。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中等规模诉苦大会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诉苦大会并不多见,有些地方的诉苦大会都是在走形式,大家象征性地把被定为地主成分的那个人围起来,每个人都喊一句“XXX是大地主,打到XXX”,有时为了省事,这句话直接由地主本人说一说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完全不严肃,甚至还有调侃和笑声。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诉苦人情绪很激动

也有现场非常激烈的,有的人因为害怕地主会记仇报复,就产生了“要斗就往死里斗”的心理,他们认为,反正已经撕破了脸,也就顾不得情面了,归根结底,他们面对地主还是长期形成的那种恐惧心理。郭德纲的那句名言“恐惧到了极点就是愤怒”,很好地解释了这种情况。

地主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后,就开始要“清算”了。

通过工作组和村干部的核算,查实每个地主的土地,并且清理所有债务,没收地主的土地,征收富农的土地,然后再根据每户农民的情况,分配土地。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从地主手里没收来的财产

分完土地,还要挖“浮财”,所谓“浮财”,就是指地主家的金银细软、粮食衣物、家具牲畜、生产农具等。很多地主为了躲避没收,晚上将一部分金银财宝藏在隐蔽的地方,比如埋在地下,塞在墙缝里等,但最后基本都会被工作队或者积极分子们“挖”出来,然后统一分给全体贫下中农们,因为他们通过“诉苦”环节,已经充分认识到从前自己被压迫剥削得多惨,所以在分到土地或者其他财产时,心理基本不会产生愧疚感。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找出隐藏起来的金银细软

清算进行完毕后,地主的社会地位也就彻底被颠覆了,从前他们是村子里“身份”的代表,有的人甚至以跟某某地主关系好为荣,讲出来感觉特别有面子,但被“斗争”后的地主,土地和财产全部被一扫而空,不仅一时不容易找到自食其力的方法,难以维持生计,而且在其他村民眼里的形象也掉入谷底,他们不再被高高在上地捧着,而是开始被孤立、嫌弃、甚至歧视。

50年代“斗地主”有多激烈?贫农指鼻子破口大骂,地主被当场枪毙

拿到土地证,全家都非常高兴

土改“斗地主”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农民们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以前穷得都不敢大声说话的人,可以挺直腰杆自信地面对一切了,人们开始感谢新的政策,对生活也充满了憧憬,让整个社会有了生机,这无疑是中国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一次改革。1952年秋,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祖祖辈辈没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为实现“人人平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欢迎关注

@小辫儿说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