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作者:李同归

【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通选课程《爱的心理学》苟旭、商海顺、程晟、刘钊的小组作业。指导教师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同归老师。大多数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学生们所有。如需要转载,请联系本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异地恋的情侣会有未来吗?!

苟旭 北京大学医学部

商海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程晟 北京大学医学部

刘钊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对不少学生来说,初入大学就意味着与恋人的分离,这些freshmen互相只能在屏幕中相见,对他们的心理甚至生理都造成消极影响。他们这种异地恋的恋爱关系如何?在恋爱中存在着哪些危机?本文就新生大学生异地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讨论,对这种亲密关系的安全感、异地恋的矛盾等通过数据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安全感;大学生;爱情三角理论;成人依恋理论;社交媒体;进化心理学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1、引言

刚刚从高中时期繁重的课业解放出来,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也需要寻求精神上的支撑。同时,网络的发达也支持了网恋的扩展,能够弥补些许“所爱隔山海”的遗憾。如今,异地恋在年轻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随之出现的关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电子屏幕之外的距离意味着双方情绪的不同步,缺乏真实的沟通积攒着一次次的失望。大学生正处于一生中的关键阶段,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恋爱经验不足,面对异地的处境,大学生的心理甚至生理都会造成消极影响。所以,对异地恋关系维持的方法或策略以及正确看待异地恋的态度应该引起重视。

本研究将异地恋的定义为:由于较远的地理距离导致恋人不能每天见面,日常沟通大部分都是以电脑或信息技术为中介的沟通、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可以有近距离接触的面对面沟通,这样的恋爱关系即为异地恋。本研究报告以成人依恋理论为理论基础,聚焦于年轻大学生对待异地恋的看法,旨在为处于异地感情状态中的大学生群体们提供一些帮助。

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我们选取了167名调查对象,他们主要为大一新生,其余为少量的其它本科生。通过数据分析,我们从爱情三角理论、成人依恋理论、进化心理学等角度对不同的问题结合背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阐述。

3、结果与分析

3.1 异地恋中的安全感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调查对象为平均年龄19岁,在有异地恋经历的在校大学生中,有31名男同学,30名女同学,以6分为界限把1~6分看作“安全感不及格”,6分以上定为“安全感及格”数据显示约有72.1%的调查对象“安全感及格”,在男生中约有77.4%的调查对象“安全感及格”,在女生中约有60%的调查对象“安全感及格”。安全感分数的平均分为7.4,在男生中为8.0,在女生中为6.8。男生安全感满分的数量是女生的2.5倍。

从数据中可以得出19岁左右处于异地恋的年轻大学生“安全感及格”占比很高,且男生的安全感打分更高,满分的人数也更多。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爱情是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主要指恋爱过程中的性欲成分,在异地恋中很难得到满足;亲密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似乎异地恋隔着一定距离,没有实际的接触,也很难满足;承诺指的是维持关系的担保,在现代社会的异地恋中,身处异地的恋人“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誓言变成“海王”的托词,异地恋的承诺更加危险,似乎同样也无法满足。可这与数据明显相悖,这些参与调查的年轻大学生安全感并不低,显然要从心的角度出发,来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上面的逻辑忽略了我们所处的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身处异地的恋人可以“零距离”畅谈,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使用使得异地恋人可以共享自己的生活。首先从爱情三角理论的激情出发,激情是由性欲产生的,异地恋人没办法身体接触,最多也就是音像互动,不能满足传统意义上双方的性欲,可这种有距离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使得双方互相成为性幻想对象,使得双方在彼此的心目中更加完美,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现代人对于“纸片人”的喜爱,异地恋人成为彼此的“纸片人“[1],满足了激情的需要;然后就爱情三角理论的亲密来说,异地恋的亲密主要通过线上进行,在发达的社交媒体的帮助下这点其实也能做到,但给对方带来温暖的不能像正常恋人一样,这确实是异地恋面临的一大难题;最后就是承诺问题,承诺是担保,也即是彼此的信任,这种信任可以通过彼此的坦诚相待来做到,因为通信的方便,如果生活对彼此透明,也是可以满足这一条件的。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可以看出信息时代下异地恋与古代传统的怨妇浪子不同,更加可靠,并且我们的调查对象大多是大一学生,其它也多为大二学生,他们多是与高中的同学为异地恋关系,并且高中明确的禁止早恋,他们关系多在高考后才正式确定,初入大学产生了一系列漂泊的孤独感,而两人通过彼此相互依靠,关系更进一步。吊桥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这个时候,碰巧遇见另一个人,那么他会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才产生的生理反应,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他们正好也就利用了“吊桥效应”,在重重困难之中萌生出更坚牢的爱情。通过叠BUFF,异地恋的”安全感及格“人数比例达到了实验的结果,可还是有不少”安全感不及格“的实验对象存在,说明爱情三角的残缺影响还是不小的。

在女生中“安全感不及格”的近40%,且打满分的人数远少于男生,这一巨大差异可以通过进化心理学来说明,在进化心理学中男性和女性有着根本的不同,女性生命体的幼年时期付出更多的亲代投资,拥有宝贵的繁殖资源,她选择伴侣是一生最大的投资,她更关心男性是否专一,保证子代的顺利成长,而男性则不同,他们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开枝散叶,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所以更容易在异地恋的安全感打分中给出高分。此外,本研究对关于使异地恋人感到焦虑或不安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这次样本更大,同时包括了有无恋爱经历的161人,其中有127人和103人分别对“言辞模糊、不透露或很少透露自己的生活”和“不回微信”这两大行为不能接受,几乎覆盖了全部,“不回微信”和“言辞模糊”是两种不同的背叛,“不回微信”从爱情三角形分析是缺少激情,亲密和承诺也就彻底消失了,因为微信可以说是异地恋人的唯一联系方式(不回微信也就不会回QQ,不接电话),这很大可能意味着爱情的决裂,在异地恋中这一点更为可怖,因为更难挽回,“哀莫大于心死”是感情的危机;而“言辞模糊、不透露或很少透露自己的生活”则是另一种情况,根据爱情三角理论,承诺是很重要的一环,异地恋人信任是不可或缺的,言辞模糊、不透露或很少透露自己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很大可能是在与其它的异性交往,爱具有排他性,这是赤裸裸的背叛,两个高频选项都会促使爱情三角形崩溃。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同样的,在同时调查的另一个问题上,也出现了类似一边倒的情况,这个问题是可以带来安全感的行为,其中主动分享自己的情绪或者心事这一选项赢得90.7%的选择率,而许下承诺这一不靠谱的“海王”行为尽管骗了几个纯情少男少女,可选择率很低,主动分享自己的情绪或者心事体现了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带来温暖,而温暖是亲密产生的条件,这才是真正的许诺;许下承诺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选择它的调查对象很少,那很可能是“游戏式恋爱”中的做法。

通过上述调查与分析,在异地恋中,安全感问题是受到诸多挑战的,虽然互联网和多种多样的社交网络改变了一些,可异地恋爱的三角形还是不够坚挺,尤其是亲密,异地恋想要感受温暖其实并不简单,这是异地恋面临的问题,异地恋的安全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异地恋的矛盾问题

调查显示:在针对于“对异地恋的顾虑或者困难”这一问题上,超过五成以上受调查者认为异地恋的主要顾虑和困难是双方时间闲置错开,不能有效进行沟通,在自己需要对方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会感到失落沮丧,没有安全感,进而影响心情和学习。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情侣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恋关系。依恋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提出来的,用于说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但不难发现,成人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依恋关系。阿米尔•莱文和蕾切尔•赫尔勒所著的《关系的重建》中,将成人的恋爱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2]。

受调查者中五成以上情侣的依恋关系介于安全型和焦虑型之间,一方面他们享受亲密行为,并且都是温暖有爱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在全身心投入到感情中的同时,担心对方是不是这样同样爱着他们,具体表现在渴望及时得到对方的关心和安慰,缺乏安全感等。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处于异地的情侣之间是激情式的爱[3],那么仅仅凭借当初的激情则很难克服因为上述心理而产生的困难,进而发展到少数调查者已经坦言说的那样,觉得三分钟热度已经过去,双方在一起太累,想放弃了等等地步,最终的结局便是关系走向破裂,异地恋结束。而如果处于异地的情侣之间是友情式的爱,情侣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忠诚,那么这一类情侣往往更能够解决因上述心理而产生的各类问题,进而维持恋爱关系。

当然,本次调查中也有一到两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异地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和焦虑,为了进一步研究异地恋情侣之间的可能矛盾来源,从而找到解决办法,本研究也对另一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异地恋情侣之间会因什么而发生矛盾?调查结果显示: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超过75%的受调查者认为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是对方的敷衍。在本次调查样本中,一半以上的情侣都属于焦虑型依恋,所以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他们渴望知道对方的所作所为,也想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对方也证明对自己有多爱,而敷衍,对这一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雷区了,敷衍会让焦虑型依恋的情侣觉得对方并不是那么爱自己,对方只是理所当然的享受着自己的付出,而对于自己的态度处于一个模糊的界限,即自己不确定对方是不是深深爱着自己,这种思想在心中郁积,也许刚开始是委屈,难过,但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愤怒,胡思乱想,最终演变成吵架,闹矛盾,甚至是分手的导火索。在爱的理论中[1]Rubin区分了喜欢和爱的区别,喜欢是尊重欣赏,爱是接纳与依赖,提供帮助等,因此我们小组认为,在异地恋模式相处下,情侣应该做到多多照顾对方的情绪,避免敷衍和对方交流,让对方感受到的是爱,而不是喜欢,这样才能做到让对方真正安心。

同时也要注意到,也有超过四成的情侣认为失联和不主动联系会导致情侣间矛盾爆发。在异地恋模式下,维持情侣之间感情的一个很大要素,本身就是日常的聊天交流,所以一旦这唯一的一根纽带也断了,可能导致的便是情侣间感情的持续降温,最后消失,因此,处于异地恋下的情侣,万万不可长时间不联系或者失联,及时告知对方自己在做什么,是给予对方安全感的关键,也是防止感情降温的关键。那么,当矛盾真正发生的时候,情侣之间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继续调查的结果显示,五成左右的情侣都是选择电话解决问题,相比于网络社交软件(QQ、微信)等,电话可能更加正式,并且能够让对方真切地听到自己的声音,无形之中拉进情侣间的距离,所以打电话解决矛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样,也有三成左右的情侣会选择QQ、微信等方式解决问题。这可能是因为在此类网络社交媒体软件上聊天、解决矛盾虽然不如电话那样方便与亲切,但是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打出去的字却可以删除,因此在QQ、微信上解决矛盾有助于给双方一点冷静空间,克制一下那一刻的情绪,防止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然,有条件的话,第一时间出现在对方面前面对面解决矛盾应该是最好的办法(少数受调查者谈到应该面对面交流),本研究毕竟着眼于异地恋的矛盾问题,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的情侣是不能第一时间出现的对方眼前的,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应该用心去解决了,不管是哪种方式,只要双方都致力于去解决矛盾,矛盾还是能够被很好地解决。但是也有一成受调查者表示不解决矛盾,选择不了了之。这类情侣要么就是刚刚开始的激情式爱情,要么就是感情很好的友谊式爱情,但是,无论是哪种爱情,不解决矛盾这种方式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如果是激情式爱情,不解决矛盾,换来的可能是激情的逐渐冷却,导致双方不能过渡到友谊式爱情,从而使得异地恋早早结束;而如果是长久的友谊式爱情,选择逃避的话,看似没有解决,实则解决了,解决办法就是消耗双方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当感情不断被消耗,负面情绪不断累积,便很容易造成情绪的溃堤,从而导致异地恋结束。因此有矛盾一定要及时解决,逃避或者不了了之,永远是下策。

3.3 异地恋的优势

除了上述提到的困难之外,异地恋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161名被试中有104名被试认为异地恋使“双方都有相对自由的空间”,96位被试认为在异地恋中双方会“彼此更珍惜”,95位被试认同异地恋使“双方潜在缺点不容易发现”。

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这三点优势都具有较高的认同性,而且对三者的认可程度差别并不大。“双方都有相对自由的空间”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恋爱双方异地,就无需经常陪在对方身边,而是用线上交流的方式代替线下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双方自由的空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而“双方的缺点不容易被发现”也易于理解。Kelmer等研究者认为,地理距离可能对恋爱关系起到了过滤作用,在这层过滤作用下,异地恋人更容易维持积极联系的感觉,更少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事务。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距离产生美”,双方在线上交流时会倾向于表现出关心和体贴,而不易像线下相处般随意,所以缺点也被隐藏起来。

关于“彼此更加珍惜”这一点,用Bowlby的依恋理论来解释会比较合适。与个体早期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关系类似,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出现接近维持、分离焦虑、安全庇护所和安全基地等行为模式。异地恋中的情侣时常处于煎熬之中,根据Bowlby的依恋理论,这种煎熬会激活情侣之间的依恋系统,使得双方更加依赖彼此,而双方给予彼此的安慰则能满足这种依恋情绪,从而进一步使异地恋中的情侣更加珍惜彼此。

3.4 异地恋中的“最重要”

本研究也调查了大家对“异地恋修成正果最依赖的条件”的看法。结果显示,有142名被试选择了“信任”,140名被试选择了“互相理解和包容”,88名被试选择了“频繁的交流”,46名被试选择了“浪漫”。这表明无论是否有恋爱经历,人们都趋向于认为信任与相互理解和包容是对抗异地最有效的两大条件,也有超过50%的人认为频繁的交流能够帮助异地的情侣跨越阻碍。而中国青年报2019年2月份公布的内容显示,“缺乏沟通”“互相怀疑”“缺乏信任”成为异地恋中最容易导致两人分手的主要因素,60%的受访者认为异地恋情侣最重要的是“彼此信任,建立稳固的感情”。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深度符合。

显然,信任与互相理解和包容这两大条件分别归属于承诺和亲近。而这与强调信任、关心、情侣的爱对伴侣的缺点和习惯的容忍的同伴式爱情相吻合。由此推断出,同伴式爱情是最适合异地恋情类型。这也契合了只有少数人选择了“浪漫”这一结果。因为同伴式爱情的异地恋,难以实现浪漫与激情,往往会比较平淡,但也会细水流长,使得恋爱双方能够克服异地的煎熬,最终得以修成正果。所以,我们认为,能够长久发展的异地恋最终都会向同伴式爱情靠拢。这样,就算双方不能走到最后,也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友谊关系。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3.5 异地恋中的爱情三角理论

你认为异地恋中“亲密关系”“责任”“激情”哪一个最重要?有无其他?在回答本问题的147份有效问卷中,认为亲密关系在异地恋中最为重要的占比为32%,而责任占比60%,激情仅占8%。可见以平均年龄19岁左右的大学生群体大多数都认为责任在异地恋中最为重要。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责任在异地恋中最重要的比例高达60%!根据依恋理论可知,依恋是从面对面以及身体亲密接触等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现象,而异地恋无疑阻断了这样面对面的身体接触。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们大都青睐于用网络聊天软件来弥补因距离而无法见面的缺陷。但异地带来的无疑责任感意味着要为这段有距离的恋爱负责任。在本次研究问卷中也对异地恋安全感进行了调查,这也是责任感的一种体现。“责任感”用斯滕伯格的爱情故事理论来分类,应当体现的是对“爱如园艺”的偏重。这种类型认为关系需要持续不断的给予营养,打理。在爱情中具备责任意识,是恋爱双方感情得以持久的重要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爱情能向感情注入道德的力量,… …只有当感情和思想融合成人对人的道德责任感,爱情才会是高尚的”。

所以无论一段恋爱关系是否为异地恋,责任感都被认为是维持爱情的基础。显然,在相较于普通恋爱更为艰难,更需维护的异地恋中,责任感显得更加重要。所以高达60%大学生认为责任在异地恋中最为重要。

本研究数据显示,认为亲密性在异地恋中最重要的比例占32%。斯滕伯格提出的爱的三种内涵(维度),由此定义了 8 种爱的类型三个维度:亲密性,激情,承诺。以亲密性为主导的爱情类型为“喜欢或友情”,以激情为主导的爱情类型为迷恋式爱情,以承诺为主导的爱情为空洞式爱情。亲密的伴侶彼此间有着广泛、私人的了解;他们关心对方,彼此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相互需要,彼此依赖;亲密伴侶由于紧密的联系,表现出很高的相互一致性;亲密伴侶间的相互信任能保持亲密关系的稳定,减少冲突;最后亲密伴侶通常会忠诚于他们的亲密关系。一段有意义的高质量亲密关系中必须包含所有这六个特征: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和忠诚度。缺乏其中任一特征,亲密程度就会减弱。处在异地恋中的恋人们最需要的就是对于对方的了解,信任和忠诚等等。所以有较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亲密性在异地恋中最为重要。

本研究数据还显示,认为激情在异地恋中最重要的比例占8%。在斯滕伯格提出的爱的三种内涵(维度)中,以激情为主导的爱情类型为迷恋式爱情。在异地恋中,这样仅靠激情维持关系的爱情很大程度上无法抵挡距离造成的种种困难。以激情为主导的恋爱特征更为冲动,属于“一见钟情”的类型。如果没有了频繁的接触与交流,这种激情就会逐渐消散。所以,仅靠激情无法维护异地恋关系。

4、建议与反思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及分析,对异地恋情侣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以下几点建议:

4.1. 双方都应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恋爱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单向奔赴对维持亲密关系来说十分危险。尤其是对于异地恋情侣,若是只有一方在主动付出,而另一方被动接受,没有积极的回应,亲密关系就很难维持长久。如同那段对话。“你还喜欢他吗?”“喜欢啊。”“那就去追啊!”“不了。”“为什么?”“凭什么?”因此双方都应在恋爱中承担责任,不要因为沉浸于异地所提供的广阔的自由空间里而忽视对方。这要求异地恋情侣采取积极的关系保持策略,做对方喜欢的事,在对方的情感账户里“存钱”;同时与对方计划共同的未来,并为此不断提升自我,以达到双方所期待的未来。

4.2 注意提高对方的安全感

恋爱中的安全感对于亲密关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异地恋情侣需要注意培养自身的共情能力,及时照顾对方的情绪,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安慰与尽可能的帮助,成为对方的安全港湾;同时要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心事和情绪,让对方对自己的状态有着充分的了解,达到安抚对方的依恋焦虑的效果。而对于自己,要对事情有着积极的归因,也要能感知对方关系保持策略的使用,从而提升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4.3. 进行的有效的沟通

敷衍对于异地恋情侣来说是最需要避讳的事情,这在前两点中都有体现。因此异地恋情侣要进行有效的日常沟通,保持一致性沟通姿态,及时告知对方自己在做什么,对对方也要有积极的回复,减轻亲密关系中的依恋回避水平。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使得双方一起调整认知,达成一致的爱情观。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及时通过沟通化解误会与矛盾,消除亲密关系中的隐患。在沟通时需要关注“有效程度”,明确沟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让问题雪上加霜。

4.4. 对对方要有着足够的信任

信任包括两点:一方面是对对方能力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对对方忠贞的信任。前者要求异地恋情侣对对方不应过度干涉,更不应强行改变对方的想法,给予对方一个舒适的个人空间并成为对方坚实的后盾。后者要求异地恋情侣不要在亲密关系中存在过多猜疑,相信对方能够在日常与异性的交往中保持对恋情的忠贞,异地恋情侣也不应辜负对方的信任,在日常的交往中注意与异性保持合适的距离。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1)本次问卷调查研究最后只收取到167份问卷,样本选择方面可能存在遗漏和偏差,造成结论不太全面;(2)问卷设计方面存在一定失误,导致某些调查数据无法进行深入分析;(3)更多趋向于现有理论分析,相关文献查阅不太全面;(4)调查对象平均为19岁的大一新生,缺少高年级学生样本,因此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可能不带有普适性。期待在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中,深入改进研究方式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和结果。

总之,本研究聚焦于异地之间的情侣关系,尝试使用爱的心理学课程上所学习的理论,诸如进化心理学之类的有关观点,来分析异地恋情侣产生问题甚至于分手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主观上希望能对所有正处于异地恋中的情侣们送去一盏明灯,助他们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当然,也希望此次研究能够对那些还没开始谈恋爱,但是因为心里害怕异地没有结局而迟迟没有往前迈出一步的“有心人”们有所帮助,给他们提供一点思考未来的参考对象,鼓起勇气追寻自己的真爱。

不得不说的一点是:人是一种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同,两个人在一起也许就意味着两种不同思维的碰撞,我们所提出的建议只能针对一般情况或者说我们只是从理论层面给出了建议,具体实际怎么操作,还要因人而异。最后我想援引一个心理学家的实验来为本次研究作结:心理学家Gilovich & Medvec做过一个调查,他们给市民打电话,问起市民们会对做过的事感到后悔还是没做过的事感到后悔,结果显示75%的市民回答会对想做而没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调查,他们得出结论,长时间内,人们会对没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所以,赶快行动吧!

参考文献:

1.《关系的重建》,阿米尔•莱文和蕾切尔•赫尔勒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2. 远距离关系中的关系质量、承诺和稳定性 Kelmer,G., Rhoades, G. K., Stanley, S., & Markman, H. J. (2013). Family Process,52(2), 257-70.

3. 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侯珂,邹泓,蒋索.(2005).心理科学进展,13(5),640-650.

4. 大学生异地恋调查超7成接受异地恋分手结局[EB/OL]中国青年网.2019-02-13.

5.异地恋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关系:沟通姿态的中介作用.高秀秀.吉林大学.2020

6.依恋、关系保持策略对异地恋承诺水平的影响探究.李蕾.华东师范大学.2018

7.单志芳. 大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分化与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Rubin(1970)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后,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着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

[1]网络流行词,是指二次元动画或者游戏中的角色,由于二次元的作品都是二维的,像是纸片,所以被称为纸片人。

[2]书中明确指出,成人的恋爱风格大致可分为三种: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成人依恋主要表现为三种依恋风格,或者说人们在恋爱关系中感知与反馈的习惯,这三种风格与儿童依恋研究的结果是类似的:也就是安全性、焦虑型以及回避型。安全性依恋的人群非常享受亲密行为,而且通常都温暖而有爱;焦虑型依恋的人群十分渴望亲密,常常对恋爱关系全情投入,而且又非常担心伴侣是不是同样地爱着他们;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将亲密行为你等同于独立性的丧失,他们总是尽可能地减少亲昵。

[3]Hatfield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爱可以分为激情式的爱和友谊式的爱。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异地恋中的大学生情侣,会有未来吗?北大同学们做了个调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