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尔德说:
“年轻的时候我认为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我老了才发现,原来真是这么回事。”
有句话叫“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当一个人没钱的时候,会发现身边没有几个亲戚朋友;而当一个人有钱,自身的社会地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都凑了上来。
一个人有钱,意味着这个人的“自我价值高”。
对于价值高的东西,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趋之若鹜”的。
在年轻的时候,做好足够的财富积累,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家庭,更有利于一个人的社交关系。
你会发现,当你没钱的时候,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在刻意远离你。
-01
没钱的时候,亲戚也会远离你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帖子。
男子发帖子说:生意失败后,才看清亲戚的嘴脸。
他生意做得好的时候,几个亲戚都跟着他一起打工;近亲以及远方亲戚,每次见面都要巴结他,奉承他一番。
有什么事情,周围的人第一时间想到麻烦他。
生意好的那些年,他借给亲戚的钱也有十几万。
可当他生意破产,欠下一大笔钱,想要找亲戚借一部分应急,却发现周围的亲戚没几个愿意帮助他。
不仅不帮,反而冷嘲热讽落井下石。
一个人站在高点,无法看到“真情”;一个人处于低谷,才能看清周围人的虚情假意。
你会明白,这个世上除了父母之外,其余的亲戚没几个愿意“真心帮你”。
你赢的时候,他们只想来“分一杯羹”;你输的时候,他们都躲在远处悄悄地看你笑话。
即便是夫妻感情,也会因为贫穷逐渐走向陌路。
有句话叫:贫贱夫妻百事哀。
为什么?
因为两个人的生活,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得起这个家庭,所以两个人的矛盾就会无休止地产生。
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的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与亲戚、爱人之间的关系。
你有钱的时候,你说话就有分量;而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人微言轻罢了。
就像电影《树先生》里面的阿树,他就是一个典型地被嘲讽,被瞧不起,被当成玩笑的人。
倘若阿树的身份对调呢?即便他的性格有些瑕疵,周围的人也不会在意。
-02
没钱的时候,社交价值属性也会降低
在社交中,总有人提到两个字:人脉。
什么是人脉?
简单来说,人脉就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
你有钱,我有市场,那么我们合作就是双赢;
你的价值属性高,我与你的价值旗鼓相当,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的人脉。
人脉从来都是向上攀爬,而不是向下兼容。
你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能力,自我价值属性很低,这个时候渴求人脉,就是“自我安慰的笑话”。
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社会地位高,是他的社会价值;
一个人有钱,家庭底蕴好,这是他的经济属性;
一个人性格好,情商高,靠谱且有诚信,这是他的人品价值。
一个人没钱,没有能力,在社交中本就容易被周围的人排挤、孤立。
最直接的现象:同学聚会。
毕业多年后的同学聚会,最能看出来社交关系的“价值交换本质”。
你会发现,从事差不多行业的人聚在一起;
有孩子的女生聚在一起;
创业的人又是一伙。
而那些上班的,没有什么太大成绩的人,尴尬地坐在角落里,不被人问津,也不受欢迎。
趋利避害,是人在社交中的潜台词罢了。
-03
是否被人看得起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成就”
无论跟谁相处,你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
你的生活,别人根本没那么在意;你过得好,别人在嫉妒你;你过得不好,别人或许在背后偷着乐。
他们的看法,与你没有太大的关系。
你过得好与坏,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情。
在保持平常心的基础上,不要放下对自我的培养和投资。
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财富积累,等到了中年以后,竞争力会直接下降。
人到中年失业,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
只有努力了,我们才不会有遗憾。
只有足够努力,才不至于荒废我们的人生。
无论最终是穷还是富,至少我们有自己的志气和骨气。
最怕的是:一个人在该努力的年龄选择安逸,在想要努力的时候,却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自我的角度来讲:
我们努力打拼事业,努力赚钱,无非是想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想要达成自己的野心和欲望。
只有先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求,我们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过被亲戚看不起的经历?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