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十年后,回头看

作者:徐俊霞

三十年后,回头看

三十年前,我在读高中。那时候,我家的亲戚几乎都在同一个县城。

我爸兄弟姐妹五个,家都在同一个乡镇。

三叔曾在乡镇企业工作,却没有走出乡镇。

四叔退伍后一直在县城工作,老婆孩子一直生活在老家乡镇上。

我妈兄弟姐妹六个,大姨嫁了一个医生,三姨嫁了一个教师,职业区别与农民家庭,却与其他姐妹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那会儿还是农耕时代,亲戚都住的不远,散落在三里五村,家庭电话还没有普及。

01

大姨年长,她的大儿子和我妈同岁,小儿子和我爸同岁,她的大孙女比我大,二孙女和我同龄。

我记事的时候,姨父已经退休,他二儿子已经接班,做到了镇医院一把手的位置。

那位表哥虽然话不多,却不是个坏人,没有什么架子。

我每次去大姨家做客,不管是跟着妈妈去,还是自己去,必定去他家吃饭。

他娶的老婆比较膨胀,仿佛老公当多大的官,她也当多大的官。

亲戚们普遍高看她一眼,她也特别爱管亲戚家的事,对亲戚家的小孩读书上学评头论足。

她个性张扬,爱现,喜欢走亲戚。这家亲戚老死不相往来了,换另一家。

表哥和她都在卫生系统工作,最后落得一个内退,两口子做了几年粮食生意。

如今年过古稀的人了,导致表哥和自家兄弟姐妹关系不睦,哥哥,两个妹妹都不和他家走动。

大姨家的第二代败落了,第三代只有一个孙女定居沿海城市。

02

二姨去世早,我读大学那年,癌症去世。

八零年代,二姨家是她村里少有的万元户,可惜没享福。

姨父家境殷实,人又能干,我印象中是种菜发家。

二姨生养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虽然是老疙瘩,退学后进入社会,却没少吃苦,受累。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家庭重男轻女,姨父尤其严重。

几个儿女都过着平常日子,第三代有的通过高考,有的通过打工定居沿海城市。

二姨的两个孙女,大的读研,小的读高中,历经三代人的努力,这个家庭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

03

三姨家是书香门第,姨父每个月有工资进账,物质上还是比土里刨食的农民家庭富裕。

除了大儿子务农,二儿子和小女儿都走出了农门,二儿子进了镇卫生系统,小女儿进了县工厂。

背靠大树好乘凉,父母有钱,儿女孙辈都沾光。

教育系统退休金高,姨和姨父疼儿女宠孙辈。

三姨家的第三代已经有三个孙子孙女结婚生子,只有一个孙女欲落户直辖市。

富不过三代,真不是一句空话,何况靠工资吃饭,哪儿算得上真正的富人!

04

四姨和我妈年龄相近,嫁人早,嫁的虽是农民,家境却比我们家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姨父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零工,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四姨生养了一对儿女,孩子也比我们家少。

少年时代,表哥读书很聪明,可惜只读到初中毕业。

他们家的第三代,孙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外孙女一个结婚生子,另一个读大学。

这个家庭不缺钱,哪怕人生大起大落,经济上足以抵御风险。

05

舅舅家是个多子女家庭,家里有五个孩子,舅舅踏实能干,舅妈精于算计,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舅舅的日子还是富裕的。

比我们家好过。

表哥读大学,刚步入社会那几年,舅舅家的日子不太好过。

舅舅身上经常穿着他儿子的校服来赶集。

中国式国情向来是先啃老,后反哺。

好在日子再难,也一点一点缓过来了。

如今,舅舅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沿海城市安家落户,他自己也去了儿女家养老。

另两个女儿,一个定居在临县县城,一个在省城买房置业。

舅舅家的第二代有的通过上学,有的通过打工迁徙城市。

舅舅家的第三代孩子不多,最多两个,少则一个。

除了目前上学的孙女和孙子,外孙,外孙女都是通过打工走出去的。

06

爸妈结婚的时候,我爸是个从部队回来的退伍兵,一无所有,祖父母给儿子仅提供了两间偏房做婚房。

我妈虽然是家里老幺,却没有多少嫁妆。

家徒四壁,白手起家不说,生孩子还没有节制。

大弟超生据说是被乡邻诬赖,小弟超生就是实锤了。

我爸是个欲壑难填的人,也是个小富即安的人。

一人两面,很矛盾。

爸妈这一辈子,不是供养儿女上学,就是帮衬儿子成家立业,物质上没有积累多少财富。

他们最大的财富就是生养了三个儿女,最大的债务也是三个儿女。

我们姐弟三个的成长中,小弟最吃亏。

我在学生时代得到了我想要的,父母竭尽全力供养我读书。

大弟初中毕业后在家做生意,娶媳妇,养孩子,买房子都是父母一路帮衬。

唯有小弟学生时代读书少,走上社会后吃过常人没吃过的苦,受过常人没受过的气。

爸妈自始至终都没有脱贫,从青年到晚年,如今也不过是自给自足,没有拖累。

我们家的第二代都是各自白手起家,两个弟弟比我好一些,都是在父母的房子里结婚生娃。

条件具备才买房置业,名下有了自己的产业。

我是一无所有,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连一个月100元的房租都付不起。

我爸和小弟都说过:你家哪儿有值钱的东西?

的确,我家最值钱的是我这个人,其他的身外之物:家具,电器都不值钱。

我们家的第二代都已经步入中年,人生基本定型了。

我们家的第三代还是未知数,第二代已经尽力了,第三代就看他们自己了。

如今别说我爸的亲戚,我妈的亲戚,我们家的第二代都不在同一个地方,第三代,除了一母同胞,堂姐妹压根不认识,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