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流放女囚犯,来回上千里路途艰辛,为何衙役们却抢着去押送?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一般而言,在古时候的封建时代,惩罚方法相对多样,有些甚至是掌权者即兴想到的。直到隋朝,朝廷才颁布了一项法律,将刑罚分为五类:笞、杖、徒、流、死。这些刑罚在以后的朝代中基本上都延续使用。

在这五种处罚中,“流”指流放,包括“发配边疆”或“流放塞外”,都是属于这种处罚。在大陆最早的书面记载的流刑是黄帝流放共工于幽燕苦寒之地。

为什么说被流放是生不如死的事呢?首先,过去朝代流放囚犯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好地方,通常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将一个人与原本的生活环境隔离开来,并将其扔到这样一个地方搞开拓,还不如让其痛快地奔赴九泉。

我们国家的北部是寒冷的,而南部是“烟瘴之地”。通常,由于水土不服,中原囚犯将在流放地遭受残酷的折磨。特别是对于元代,领土极其辽阔,便直接规定应将北方的囚犯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囚犯应放到北方。

古代流放女囚犯,来回上千里路途艰辛,为何衙役们却抢着去押送?

在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向南转移,南方已经非常发达,对被流放者来说太宽松了。因此,在清代,流放囚犯的两个地方都位于气候寒冷且舟车不通的地方,分别是宁古塔和乌里雅苏台。古代的城市规模极小,比如唐代柳宗元到柳州,那时的规模不如当今一个镇。北人南下蛮夷之地,生活水平差不说,饮食气候语言交通都很难适应,另外一点,对文化人来说,找不到一个吟诗作赋的同好也是很痛苦的事。除了流放场所的落后性和原始性之外,折磨囚犯的另一个因素是距离。

你要知道,在古代,交通是落后的,没有流放囚犯的监狱车。沿途戴着枷锁行走数千里本身就是对囚犯身体的一种酷刑。但即便如此,清朝的衙役们仍争相赶赴押送流放的囚犯。这是为什么?

衙役们在路上与囚犯一起吃饭,一起生活,来回行走数千里。这么苦的差事,为什么衙役们在为此而争得头破血流呢?

事实证明,古代衙役不被编排到官员队伍里,他们只能被视为吏。例如,清朝的官职分为九品十八级,衙役则属于不入流的一类,不入流可谓是小到极点了。尽管服从县太爷的差遣,但不属于县太爷的嫡系部下,意指就算县太爷升迁,他们还是原来的位置。

古代流放女囚犯,来回上千里路途艰辛,为何衙役们却抢着去押送?

一个地方的大多数衙役是当地人。他们为县太爷提供服务,并且吃的也是县太爷的薪水。

另一方面,对于被流放的囚犯,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他们送往目的地,沿途的安排都是自己做主的。除了工作相对自由之外,还有另一个更现实的原因。县太爷给的薪水通常不高,毕竟要自掏腰包,衙役们如果仅凭这点薪水,勉强只能养家糊口。

其实本地差役都是送到最近的一个驿站,然后一站接一站的押送。

假设是个A县的被判到边疆,那一般是选押到府里,再统一的押解到下一个府汇合后一起上路。毕竟判下来的时候一般都是秋季,所以一般也是可以汇合的。至于差旅费,别想。也都是吃自己的,还有,不是所有人都是带着电视剧里那种木夹、铁撩的。而是用绳子绑着串在一起而已,木夹、铁撩这种道具可是要钱的,送个流犯还送套道具,这不是倍本的买卖嘛,所以麻绳一根就对了。

到了晚清,衙役的收入都不是差饷,国家也发的不多,就是管你口饭还不是管饱的。所以衙役的灰色收入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衙役的差饷正式化要到民国,或者说是租界时期才开始的。

但因为被流放的囚犯很多都是官员或商人。他们的家人一定会给衙役一些钱,以免囚犯一路上受到虐待。正是这种额外的收入吸引了许多衙役的竞争。一些衙役押送囚犯赚了的额外的钱,有时甚至超过了县太爷给的一年的薪水。

尽管衙役这个职业也是维持封建统治和地方行政管理的工具,不过利用这一行谋生的普遍也是没什么权势的百姓。这些人理所当然的要赚钱养家糊口。在有丰厚的银两之下,就算押送犯人非常艰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如果是一个女囚犯,她的家人通常会投入更多的银两,以确保她各种方面的安全。

当然,在古代,流放的女囚犯数量非常少,但是衙役却抢着去押送,其中的原因也的确很现实,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得到更多的金钱。

古代流放女囚犯,来回上千里路途艰辛,为何衙役们却抢着去押送?

古代被流放贬谪究竟有多惨?

查了一下,被流放到岭南地区范围较广,流放囚犯主要集中在桂州(今桂林)、钦州(今钦州)、雷州(今雷州半岛)、高州(今茂名)、崖州、琼州、檐州、振州(这四州在今海南)、爱州、交州、峰州(后三州在今越南北部)这几个地方,其中又以流放海南四州最多。

最惨的是极端落后。那时候,岭南蛮荒之地,人迹罕至,烟瘴笼罩,崎岖不平。加上语言不通,气候饮食不适。有点像现在,一个土豪被运到一个穷国自力更生的感觉。太苦了。

不过在古代,岭南的荔枝可是很贵的哦!唐朝唐玄宗纵然是“一骑红尘妃子笑”,那杨贵妃吃的也不是新鲜荔枝。

比如,苏轼就曾感叹(或是自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那时被贬来惠州起码能吃到新鲜现摘的岭南水果。至于生活水平,过惯了京师大都市的他,来到尚未跟上时代步伐的鹅城,加上老年被贬、被同僚打击,内心肯定很难受,但日子过得尚可以(经常游西湖、爬山涉水)。

古代流放女囚犯,来回上千里路途艰辛,为何衙役们却抢着去押送?

苏轼被贬后的俸禄还是有的,虽不多,苏轼被贬后的职位是检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官,当然苏轼是从死罪里被捞出来的,能活着就挺好,这个官只是给他个面子,薪水养不活他那一大家子人。另,文人一般很少愿意自己种地,也自认为高农民一等,而且即使种地,一般没经验的文人也养自给自足不了,男不能耕女不能织,男孩老想着喝酒办聚会。自给自足不能的典型是陶渊明,在南山下开了块地种豆子,结果家徒四壁,举目萧然,都快饿死了。

古代流放女囚犯,来回上千里路途艰辛,为何衙役们却抢着去押送?

再说一个林则徐被贬的例子,其实看清史稿,道光对待林则徐是非常看重的,鸦片战争里对林则徐的贬谪,其实并不是当下官方教科书里那种精神分裂的态度——刚刚还十九次召对,临事马上不认人。

结合前后来看,道光应该是一开始确实没想到英人这么厉害,而自己人这么菜;而且林则徐以前在国内表现那么好,一开始也说得那么好,咋还是这事儿闹得不好收场。所以对林则徐的贬谪算是期望的落空。

所以才有道光二十一年刚刚罢官夺职一杆到底,遇到开封黄河决口,立马叫去治水;等到二十二年办完了林则徐才去新疆;在新疆待了会儿,堂堂前二品大员,指导建设那是合情合理;二十五年就召还。所以这段“充军”,其实就是做个样子,帮皇帝背锅;皇帝哪能犯错呢?有错自然是臣子的错嘛。

回来立马以四五品候补,寻署陕甘总督办事儿;当然不能立马官复原职,不然太假,先给个经验包,顺便也干点实事儿,办好了,复职的经验就刷够了,理由也就有了。

二十六年,授陕西巡抚,二十七年授云贵总督。充军?笑话。

二十八年,剿匪完毕,加太子太保,赐花翎。

二十九年,告病还乡。

第二年,咸丰继位,“叠诏”宣召啊;遇上太平天国,授钦差大臣,途中病卒。先前的太子太保晋赠为太子太傅,谥文忠。

所以其实林则徐的悲情,是中华民族角度的悲情;那些为了渲染林则徐是英雄就非要把他说得朝廷对他很差的。

林则徐发配伊犁就不是去打仗,他也打不动,说白了是去指导垦荒工作维持地方稳定的。一路上也没受什么罪,安安稳稳到了伊犁。

林则徐一路上不用赶路,有人伺候。在西安调养了三个月。到了伊犁以后,组织修渠等也干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但是实事求是,林则徐在伊犁也不是什么大家想的坐牢带枷锁。可以下围棋聚餐游山玩水。除了不能随便出伊犁,基本没啥限制,甚至地方官还得去找林大人拜码头,不然林大人不开心了给北京写封信也挺唬人的。这个发配是相对于他地位而言,两广总督替皇帝禁烟,结果被隔壁省猪队友拖累,最后替皇帝陛下背锅而已,哪叫充军呢。人家在去伊犁途中,还奉旨去河南监督修河堤。“充军”才两三年,立马重新上任陕甘总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