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1950年11月30日到12月1日,敌我双方在价川以南、三所里,龙源以北展开了大会战。

当时的形势是:南北30公里到处是战场,敌人被志愿军穿插分割成若干块,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从整个战场来看,志愿军包围了敌人;在个别战场,则有一些志愿军部队被敌人包围了。

第38军以连或营为单位,各自为战。枪声就是命令,哪里有敌人就往哪里打。各处都感到兵力不足,师团指挥所也常常被敌人包围。因此,机关人员也都拿起了武器,成了战斗员。

11月30日,副军长江拥辉(开国少将)竟亲自带着114师指挥所闯进了美军中间。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部队出发时,341团1营沿一条山间小路,走捷径插向敌人纵深。114师指挥所随1营到了麻洞,找了个火车隧道,安下了指挥所。

1营继续向龙兴里方向去了。师指挥所里有副军长江拥辉、114师师长翟仲禹(开国大校)、政委李伟(开国大校,1964年少将)、副师长宋少洪等人,还有几个参谋、警卫员、通讯员、电话兵及无线电台报务员、译电员,没有部队警卫,只有师后勤一个监护排,还押着十几个美军俘虏。

指挥所正在忙着架设电台,拉电话线。忽然发现一群敌人由北向南涌来。敌人坦克隆隆声、榴弹炮的轰击声不绝于耳,麻洞四面都是敌人。

敌人虽然是在逃跑,但对一个师指挥所40来人还是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翟仲禹马上命令后勤监护排拿出两个班,各守一个隧道口,指挥所的全部人员准备战斗。

此时,众人都为在指挥所的领导担心,建议他们撤出火车隧道。

江拥辉却临危不乱,他胸有成竹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根本没有胆量和我们决战。现在我们着重做好两件事,一是把电话、电台保护好,尽快联络部队;二是随时注意观察敌情。”

114师长翟仲禹打电话通知342团政委王丕礼(开国上校,1964年大校)迅速派兵过来,可是王丕礼只回答了个“好,我马上……”就不说话了。

原来敌人B29轰炸机开始对他们那里轰炸。敌人飞机正在向团部的独立屋扫射。王丕礼提着电话机刚出屋,一串航弹就打过来。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这一切翟仲禹在电话里听得清清楚楚,只听王丕礼一面给部队下命令说:“叫2营跑步去解师部的围……”一面向翟仲禹补充报告:“我马上派部队去。”

342团驻地离麻洞4公里,又是白天,敌人飞机成群的盘旋在天上,不断轰炸扫射。

2营还没赶到麻洞,113师337团3营向龙源里反击后,来了麻洞。

江拥辉说:“你们来得正好,我这里没有兵,你们马上向敌人展开攻击!”

3营长赵吉祥看了看四周,全是敌人,他指挥镇定地3营各连分头出击。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正像江拥辉估计的那样,敌人不敢和我军决战,一打就跑。其中一部分敌人被2营消灭了,其余的向南溃逃,麻洞之围就此解除。

这时,王丕礼还为师指挥所担心,打电话询问情况,翟仲禹告诉他:“337团3营把敌人打跑了,2营也刚到。”

“师长,快叫2营跑步回来呀,我这又紧张了!”

王丕礼没等翟仲禹答复,放下电话听筒就又去处理紧急情况了。

能不紧张吗?38军出国时4万多人,军师机关和后勤占了三分之一,还在德川留了2个营,能参加作战的人员不足3万人。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在南北30公里的两条公路上,包围的敌人,已查明的番号有美军骑1师部、美2师、美25师、土耳其旅和韩军第1师,还有美8军所属的炮兵及运输部队,总兵力超过了志愿军好几倍。

敌人占领了麻洞南面的东站,影响部队向前突击。江拥辉又命令337团3营营长赵吉祥消灭东站上的敌人。

赵吉祥看了看地形,迅速组织对东站发起攻击。两个小时,东站的敌人就被消灭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112师副师长李忠信(1964年少将)带着336团部分部队来到麻洞,江拥辉说:“你就在这里听我指挥吧。”

敌人飞机似乎发现了什么,一个劲往隧道口掷炸弹,江拥辉对李忠信说:“你带的俘虏中,有没有当官的,会摆布板的,让敌人飞机离开。”

指挥所被敌人包围,副军长却说:怕什么?敌人已经是惊弓之鸟

李忠信和翻译向俘虏说:“你们的飞机来炸你们了,你们还不快摆布板,等死吗?”

一个美军通讯兵主动走出来,在隧道口用白布摆了个箭头,用红布在箭头后摆个“二”,箭头指的方向正是逃跑的美军。

这样一来隧道果然安全了,逃跑的美军却挨了不少炸弹。

美25师及骑1师一部,陷入志愿军重围之中,他们几次突围均未成功,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已被我穿插部队切成若斗龙小块,压缩在儿块狭小的地域之内。

30日17时,38军军长梁兴初(开国中将)命令全线向被围之敌发起总攻。经过20小时的激烈战斗,彻底打乱了敌人的建制,敌人不得不丢弃装备、器材、大炮、车辆分散突围。

战斗结束后,江拥辉副军长靠前指挥、临危不乱的出色表现得到志愿军总部的赞扬,认为他率领114师大胆穿插,为阻击敌人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