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北话是贵族语言!康熙上朝竟满嘴大碴子味,连圣旨都有着东北味

普通话只有一个,但方言却有数种,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别的口音,例如天津人有天津口音,闽南地区的人说闽南语,广东人会说粤语,甚至有的语言听起来比较难懂,东北地区也有自己的语言,东北话听起来很有趣,有时还能让人捧腹大笑,而且东北话带动力极强,一个人和东北人一起呆的久了,很容易就会染上东北腔。

东北话是贵族语言!康熙上朝竟满嘴大碴子味,连圣旨都有着东北味

甚至有的皇帝也会说东北话,想想,皇帝操着一口东北话和人交谈,那画面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清朝时期皇帝居于北京,许多人都觉得他们的话音中应该会带着京腔,但其实不然,皇帝上朝时都说东北话,甚至圣旨中的字字句句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东北人写出来的,那么清朝皇帝为什么会说东北话呢?

东北话是贵族语言!康熙上朝竟满嘴大碴子味,连圣旨都有着东北味

康熙皇帝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他的口音却根本不是北京调,竟然是东北口音,就连平时和大臣议论政事都操着一口东北腔,说康熙有东北口音不是无依无据凭空捏造出的,而是有明确的证据,有关口音这一问题,从他的奏折朱批中就可以显现出来,例如专治疟疾,连吃两服,可以“出根”,康熙皇帝所说的“出根”,其实就是除根,意思是吃了药可以治好病,另外还有“费一凡事”,这“费一凡事”指的就是费一番事。

东北话是贵族语言!康熙上朝竟满嘴大碴子味,连圣旨都有着东北味

凡事除了以上两点,康熙还在奏折里写“必先严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康熙想表达的是“必先严否”,意思是比从前更加严厉了吗,这甚至中都透露着浓浓的东北腔,由此可见,康熙的东北话说的炉火纯青,有人会好奇康熙皇帝是从哪学的东北话,这其中的原因与康熙即位清军入关的时间差相关,前后仅相差十八年,时间间隔较短,当时清政府还没有将北京话定为官方语言。

东北话是贵族语言!康熙上朝竟满嘴大碴子味,连圣旨都有着东北味

除了这点原因影响了康熙的语言外,康熙身边的人对他影响也很大,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等人话里还都带着东北腔,所以康熙的圣旨里才会出现转音替代,其实明清的皇帝并不是只有康熙一人有东北口音,朱元璋也同样如此,起初明朝的都城是南京,朱元璋就以南京地区的方言作为基础,将其定为官话,但朱元璋本人并不会说南京话,他说的话是带有凤阳口音芙蓉口语体圣旨,他的口音在众皇帝当中是很特别的,看来这真是乡音难改,要想说一口标准的官话,这两位皇帝还需要再多加练习,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东北话是贵族语言!康熙上朝竟满嘴大碴子味,连圣旨都有着东北味

【本文由大伟历史观原创,今天的原创作品就分享到这里,大伟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历史趣闻,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下期再见了拜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