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真实存在吗?不仅存在,还建立了个国家

引言

著名作家金庸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写道:“

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

“天地会”是金庸笔下的一个江湖门派,而这个帮派的“总舵主”,正是陈近南。

大清康熙年间,当时的百姓不满清朝的统治,意图谋反,他们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号召群众加入。这个组织以“

天父地母,反清复明”

为口号,名为“天地会”。

相传天地会的江湖义士个个身怀绝技,急公好义,他们劫富济贫,肝胆相照,行侠仗义,背负着“反清复明”的伟大使命……看完了金庸的这部武侠小说,许多人不禁会感到疑惑:小说有着如此真实的历史背景,莫非“天地会”真的存在?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真实存在吗?不仅存在,还建立了个国家

01

有趣的是,历史上“天地会”确实是真实存在过的,而并非是金庸先生虚构。天地会是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

拜天为父,拜地为母”

得名。天地会又称“洪门”,还有一个为大多数人知晓的名号——“洪帮”。

关于“天地会”成立的具体时间尚没有得到定论,天地会的组织成员大多是农民、商人、工人及流离失所的江湖人士等等,虽然天地会的成员身份繁多而复杂,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在当时都是遭到了满清统治的无情压迫,属于下层阶级的穷苦人民。这些“同病相怜”的人能深刻理解到彼此的辛苦与不易,在生活上相互帮衬,互相照应,即使没有明确的“反清”目的,但从天地会成立初期开始,它就屡屡遭到清代朝廷的镇压,由此,天地会的成员对清朝廷更是心生憎恶,反清色彩也越发浓重。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真实存在吗?不仅存在,还建立了个国家

“顺天行道”、“反清复明”以及“兴明绝清”这是天地会在清朝不同时期所打出的口号,其目的只有一个,即给清政府制造骚乱。为了掩人耳目,天地会成员分散各地,创立新的帮派名号,一时之间,在“天地会”旗下的民间反清组织多达十余种。天地会并不崇信教义,也无固定的崇拜对象,但天地会的帮规十分严格,“三十六誓”要求帮派成员忠于组织,严守秘密,听从安排。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真实存在吗?不仅存在,还建立了个国家

天地会在政治革命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活跃。鸦片战争期间,天地会多次发动了武装起义,而在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天地会参与了太平军,配合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带领天地会帮派成员推翻了大清朝,史料记载:

人无论远近,事无论险夷,人人奋勇,个个当先,卒有武昌起义,各省回应,不数月而共和告成,军队之功,实亦洪门兄弟之功。

“洪帮”在此次运动中虽算不上主角,但其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然而,民国之后,天地会组织大多数成为了阶级统治下剥削压迫的“帮凶”,成为少数人争夺权力的工具,天地会成员一部分留在国内“助纣为虐”,还有一部分远赴国外,团结华侨。天地会发展到海外之后,多次参加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将中国人的荡气回肠的侠义之气带到了国外。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真实存在吗?不仅存在,还建立了个国家

02

那么,时至今日,“天地会”何去何从了呢?其实,天地会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消失,反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兰芳共和国就是当年天地会的成员罗芳伯于1777年在婆罗洲建立的国家,罗芳伯之所以来到婆罗洲,是因为当时清朝的镇压行动日益严重,而“淘金热”的浪潮席卷全国,罗芳伯正是在此背景下,来到婆罗洲“淘金”,在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在全盛时期,兰芳共和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73万平方公里,比两个日本还要大。到了19世纪,当时被称之为“海上强盗”的国家——荷兰发动了侵略兰芳共和国的战争,尽管兰芳共和国誓死抵抗,但最终还是被荷兰攻占了下来,沦为了殖民地。

《鹿鼎记》中的“天地会”真实存在吗?不仅存在,还建立了个国家

兰芳共和国

结语

即便如此,兰芳共和国已然被华夏文明影响了200年之久,一些中国的风俗习惯至今保留。时至今日,该地区大多数人还在使用客家话。“天地会”的传奇也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至今为人称道。

文|南書房|杂史篇

感谢观看由「南書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觉得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赞、转发一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诸位多多指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