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
将军的孙子杨瀚曾经两次拜访垂老的张学良,他回忆道张学良确实是很老了,他去探望时张老时张老除了有些震惊之外只对他说了
四个字
,令杨瀚十分
纳闷
。
那么杨虎城是什么
来头
呢,能让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感到震撼,这就不得不提到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中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
和
张学良
,是杨张的合力才得以成功逼蒋抗日,由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最大的
助攻

等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便也开始逐个找人算账,而张学良和杨虎城肯定
难逃一劫
张学良从那以后就被蒋介石和他的儿子蒋经国
囚禁
,这一囚,便到了
1990
年,长达
54年
之久,从他的壮年时期一直到垂垂老矣,一直在禁闭中度过,何其难熬,张学良曾经也
感叹
过说自己的人生从36岁开始便没有了自己的事情。
等到1990年恢复自由时他便开始了自己的
拜访亲人故友
的旅途,1995年时定居在了美国,2001年逝世,享年
101岁
张学良的人生虽然悲惨,但是比起
算是非常不错了,张学良毕竟是蒋介石的结义兄弟,哪怕囚禁日子过得下去,而杨虎城的下场可以称得上十分
惨烈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之后将杨虎城
哄去国外
待了一年,在此期间卸了他的
职务
,连同他手下的将领也纷纷另谋出路,杨虎城回国后一家人包括他的秘书一家就
锒铛入狱
。这一关,就是
12年
之久。
在
1949年
时,杨虎城同子女和秘书一家被送往重庆后就被蒋介石派去的特务
刺杀
了,手段极其
残忍
,令人唏嘘。杨虎城当时带了小儿子小女儿前去,都纷纷死在了特务的刀下。
好在杨虎城还有其他子女逃过一劫,杨虎城坎坷一生但没有被绝后,他的大儿子
杨拯民
尚在人间,也算是留下了一丝
安慰
和念想。
杨拯民从小就热爱学习,对什么都保持着一份热情,为人也很
聪明上
进,在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他的骨子里有带有
革命
的热血和思想,在早年间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和力量。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自身的
优秀和努力
,他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得到了很多的
认可
在杨拯民年轻的时候和张学良玩得也很不错,张学良有一次
开车
带杨虎城和杨拯民这一对父子,刚好杨虎城坐在副驾驶上,张学良便开玩笑的
打趣
杨拯民说今天杨拯民
来头最大
,他父亲和自己只有给他当
保镖
的份。
因此杨拯民也一直
记挂
着这位长辈,等到1990年张学良被解禁的消息传来之后杨拯民便说要去
看望
张学良,但是不幸的是杨拯民刚好
得病
了,也就没有这个精气神去看望张学良。
杨拯民就因为
病情
一直无法亲自去看望张学良,在
临终之前
便把他的儿子叫到床前不忘嘱托他们代他去看望张学良,杨拯民的儿子们谨记着他的
遗愿
,在他去世的次年便长途跋涉去了
夏威夷
探望张学良。
于是杨拯民的儿子也就是杨虎城的孙子
杨瀚
便来到了张学良的面前,对他讲述了自己的身份,张学良听到了杨虎城这个名字之后明显地
愣了一下
,而后便露出了
吃惊
的神情,正当杨瀚认为他还要说些什么激动的话的时候,他却
沉默
了,只打了个招呼,说了两声一共是四个字的“
你好
”。
杨瀚对于张老的反应是比较
出乎意料
的,毕竟他的祖父和张老也算是共患难过的,怎么也不至于如此
平淡
的谈话方式收场,于是杨瀚在第一次拜访张学良时对他的反应判定为是年老
不善言辞和表达
期间杨瀚曾经推着张学良出去散步,张老也没有和杨瀚叙叙旧,多点言语交流,只留下了两个人在海边的
合影
次年也就是2000年时,张学良迎来了他的
一百周岁
的大生辰,杨瀚肯定是要前去祝贺的,杨瀚给他祝寿时张老
依旧沉默
,只说了“
你好,谢谢
”。但是当他参加寿宴时却见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张学良,张学良在他的生日宴上
谈笑风生
并且条理清晰,一点都不像是因为人老不善于表达的样子。
坐在下面的杨瀚一边听一边
沉默纳闷
了,为什么张老在他面前和在别人面前有这么大的
反差
呢?杨瀚开始思考原因,后来想到应该是因为张学良想到了他祖父的事情不是很开心,多少有点
不堪回首
的意味,所以他对于后人也就只有
保持沉默
结语
:张学良和杨虎城自西安事变后的境遇皆是
十分不顺
,张学良看到杨虎城的后人也许会想到自己被囚禁的
岁月,会想起杨虎城的
凄惨
下场,沉默应该是对这段岁月
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