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鲁先聖随笔:深深地参与自己的时代

鲁先聖随笔:深深地参与自己的时代
鲁先聖随笔:深深地参与自己的时代

深深地参与自己的时代

鲁先圣

中年以后,每天的思索,都潮水一般涌来。我始终认为,自己一直投身于高贵而庄严的事业,所以,哪怕片刻的犹豫与懈怠,我都感觉是对崇高使命的亵渎。

这大半生,我写作并出版了几十部书,我把它们放在一个书橱里,常常久久地凝视着它们。其实,这些文字,就是我人生的日记,记录了我每个生命进程的片段和思索。每一天,都有朋友求签名本给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无比欣慰。一个家长,希望让自己的孩子通过读我的书获得成长,这比获得再高的文学奖都让我骄傲。

世界上有很多作家,都有着不可思议近乎传奇的人生经历。海明威身先士卒,为解放巴黎浴血奋战,又一次次经历飞机失事、死里逃生。杰克·伦敦,马克·吐温都有几次身陷绝境。他们都深深地参与了自己的时代,并投入于一次次伟大的事件。当时代归于沉寂,他们拿起笔,自己的经历,就成为伟大的章节。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有一个“雅致原则”,意思是当追求某个目标接近极致,你可能再努力也难以达到更好,这个时候,不妨后退一步,甚至留个破绽,却往往有曲径通幽之喜,意料之外的收获。

画家黄永玉的一篇文章写到一代名士张伯驹先生。一次黄永玉遇见张老,只见他孤寂索寞,独自坐在一张小桌旁用餐。用餐后,从口袋里取出一条小手巾,将涂上果酱的几片面包细细包好,而后缓缓离去。老人手中的小包,是为妻子潘素带回的。张老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又是文物鉴赏大家。可是,暮年的他,仅靠退休金生活,精神的世界里,比翼双飞,琴瑟相和,让人感伤,令人神往。

上善若水,大道至简。逆境中调整好自己,风光时坚守好初心。即便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亦心如止水、从容若定。

很多青年时代结识的人,都渐行渐远,渐渐走散,他们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风尘里。

不炫耀,不争辩,人生自有不动声色的力量。

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天资的区别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大,关键的是谁下的功夫深,谁有恒心坚持初衷,然后是谁能耐得住长期的寂寞。

有一句话说:“心热如火,眼冷似灰”。一个文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就在这里,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一抹晚霞,一棵衰草,这些普通人看起来并无二致的瞬间,却能震撼心灵,泪流满面。

上天造物是公平的,给你关闭了这扇门,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

艺术使生命永生。艺术是生命的花朵,没有艺术的生命不过是枯木衰草;文化是生命血脉,没有文化的生命,不过就是戈壁荒漠。

认识了解一个人,需要生活给你机会和事件。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你发现一个人的人品多么低劣,而是,你居然把这样的人当了多年的兄弟。

常常有读者对我说,自己内心的痛苦比谁都多,不知道为什么有这样的厄运。我说,那我真要恭喜你,因为痛苦,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养料。痛苦,会让一个弱者变得强大;会让一个智者,变得更加深刻。

我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努力让自己优秀而杰出,你就永远只有那几个混吃混喝的小兄弟,而当你踏步前行,所有奔跑的人,都会与你不期而遇,成为同道挚友。

哪一条河流不是在重山阻隔中找到出路呢?

鲁先聖随笔:深深地参与自己的时代

壹点号 鲁先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