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物志·序|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圣贤——聪明——知人——序众材——兴庶绩之业

这里列出了人物志的主线条。

是以,圣人着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

圣人做什么?“着爻象”说的是易经,“叙《诗》志”说的是诗经,“制《礼》、《乐》”说的是礼经和乐经,“躬南面”,合《尚书》与《春秋》,这里统摄六经之义,这里的圣人指向孔圣人。可以说是以孔子代表的圣人。代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传之道。

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于求人,获安逸于任使者哉!

这里讲古圣贤的德行和事功,多能知人善用。

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无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

整部《论语》都在围绕着学,学做人,学和人相处,学成才,成大才,成平天下之大人。

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观人物志,多与《论语》,乃至于六经相合,其究竟处在“志于道”,进而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