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来说有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哦

每一位历史上成功起义上位的“草根”皇帝,除了自身强悍的综合实力之外,文臣武将的辅佐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打造大汉王朝刘邦,还是开创明王朝的朱元璋都是这样。俗话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优秀的将领是十分难得的,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留下名字的名将也是屈指可数。说到朱元璋手下的武将,涵盖了那个时期排名前几的名将,诸如徐达、常遇春、冯胜、蓝玉等,这些人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令人唏嘘的是,他们最终的结局都不是很好,兔死狗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几位名将之中,常遇春战死于沙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而像徐达等人之死,虽说古籍史料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记载,但大家也都猜得出来,是与朱元璋有关。如果说这些人的死亡都是朱元璋的故意为之的话,那么其中一个人可以说是自己作的,便是蓝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被以谋反罪处死,并且还被剥皮实草,到各个地方展示,想想就挺恐怖的。并且这还不算完,处理蓝玉的案子竟然前前后后牵连出了上万人,朱元璋更是毫不手软,同样处死了这一万多人。就这样,蓝玉案也被列为洪武四大案其中之一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至于蓝玉具体生于哪一年已经无法确定,在早期从军的时候,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妻弟,便一直跟随着常遇春作战。可惜,常遇春这位喜欢担任先锋位置的名将英年早逝。在一次北伐元朝的战争中,徐达特意挑选蓝玉为自己的先锋。当时人们都认为,徐达只不过是因为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才这样做,因为常遇春在生前就经常担任徐达的先锋官,二人关系也比较好。换句话说,大家都认为蓝玉不过是走后门罢了。实际上,早在那个时候徐达就看出了蓝玉的军事才能,可见有一位伯乐还是非常重要的。蓝玉也就从此开始,慢慢地发挥出自己的军事才能,在之后的战役中大展身手。

要是说之前几场战役还只是小打小闹,那蓝玉的成名之战就是在捕鱼儿海了。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着自己的15万大军踏上北伐之路。在得知当时的元朝君主驻扎在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尔湖一带,蓝玉率军连夜赶往此处。中间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在到达相距捕鱼儿海40里左右的地方时,由于还看不到元军,并且此时已深处于大漠之中,难免会令人心中打起退堂鼓。不过好在,一番犹豫之下,他们继续前行到达元军驻扎之地,打败敌军。这一仗,光是俘获的元朝官属就有三千多人,其他更不用多说。朱元璋得知消息之后更是高兴的将蓝玉比作自己的“卫青”、“李靖”等名将,封其为凉国公。

但是蓝玉这个人有一个缺点,便是居功自傲。据悉,原本朱元璋是想封蓝玉为梁国公的,但因为他做得有些过。所以才将梁字变为凉,以此来警告蓝玉。这件事的起因还是有人告发蓝玉在打败元军,俘虏元主的妃子之后发生关系,致使那位妃子羞愧自杀。还有在他们北伐结束返回途中,在经过喜峰关的时候,因为已经是深夜,守关人员没有及时为他们打开关口,蓝玉便直接带兵破关。这些事情都令朱元璋非常生气,指责蓝玉的过失。但他还不知悔改,也许是不服,依旧我行我素,在军中更是这样,完全不将其他人放在眼中,对于朱元璋的封赏也有所不满等等。这些所有的事情,都为朱元璋最后处决他埋下了伏笔。

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时候 ,蓝玉被锦衣卫告发谋反。不管是否是事实,还是蓝玉可能有这样的意向,朱元璋都是不能忍的。朱元璋这个人,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对于权力的把控欲望是非常强烈,也非常敏感,要不然他也不会直接将丞相制废除。加上我们刚才有提及到的蓝玉所作所为,朱元璋便直接将蓝玉逮捕下狱,之后便是剥皮实草,牵连处理了相关的上万人之多。

总的来说,蓝玉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不用多说的,况且前期还一直跟随着常遇春这样的名将学习。可是在其他方面就差一些了,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皇帝一般最讨厌这样的人了。不知道大家对蓝玉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蓝玉成名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骄傲自满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结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大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