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代战争类型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许多导演都会打着“还原历史”的旗号拍电视剧。不得不说,近年以来,还是有一些进步的。古装剧中的建筑、首饰、服装逐渐都开始变得考究起来,但还是会出现一些细节上的错误。

能发现这些小细节错误的那可不是普通的“键盘侠”,是带着脑子去思考的观众。比如某部电视剧里的战争画面,攻城战。面对并不高大的木城门,装备齐全的大军却屡攻不下,因为他们一直在用大木桩撞击城门,手段太死板。如果要是一把大火烧直接怼过去,这个木城门不就马上缴械投降了嘛!不禁有人会惊呼:古人太笨!
这话就小瞧古人的智慧了,也太高估现在影视剧的还原程度了。咱们对古人要有敬畏之心,我们能想到的他们都知道,而且都会用身边的资源作出最好的应对。用火攻城门的办法攻城并不可行,原因有以下三个:
原因一、木城门穿着盔甲
守护整个城市的城门当然要非常坚固,不可能用普通的木头作为城门的。影视剧中的镜头不必太苛责嘛,毕竟涉及到成本问题,把成本用在更合适的地方不好吗?真实历史上的城门都会用百年巨木作为材料,主要选用的铁桦木、枣木、榆木这样的高级木材。本身这些木材防火能力都是不错的,而且城门上会裹上铁皮,用钉子固定住,要想用火攻城门的办法,首先得把铁融化了,显然这基本做不到。
原因二、灭国设施齐全
有一个成语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的就是城池的大门被烧着了,于是百姓们用城池边上护城河里的水去救火,在百姓的努力之下,终于扑灭了大火,可是护城河里的水也干了,河里的鱼却因此渴死了。
这说明火攻的手段古人早已了然于胸,自然会有应对策略。那么古人的应对策略是什么呢?
那就是在城楼上扣一个洞,在敌人意图火攻城门时,直接往下浇水就能熄灭敌人的火焰,敌人只会白费功夫,因此并不会有敌人会使用火攻城门的手段攻城。
原因三、瓮城的存在
城门远不止一道,进入到城门里面之后还有数道瓮城(wèngchéng),每个瓮城都是一门一闸。瓮城是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设施,用于加强城池的防守,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这样设计的城池导致攻城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哪怕只有很少的人也能守住城池很长时间。守军有的是办法对付进入瓮中的敌军,瓮中捉鳖”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综上所述,火攻城门不是明智之举!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影视剧中的镜头是用爬上云梯的方法来攻城的,所以攻城必然损失惨重,除非挖地道……咦,这是个不错的手段,我们下次再聊!
咱们看古装剧带得着脑子去看,才有意思,发现一些小细节会更有意思,如果仔细分析这些细节,增长历史知识,真的很充实!你说呢?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为历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