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期主义的拥趸者——北京现代“蜕变”进阶进行中

“长期主义的拥趸”是北京现代2021年经营思维的写照。

长期主义的拥趸者——北京现代“蜕变”进阶进行中

北京现代总经理崔东祐

“北京现代2021年的经营从原来的‘以销量为中心’成功转化为‘以提升内在实力’为主的高质量发展。去年受芯片供应不足等因素影响,销量有所下降。”谈到北京现代2021年销量情况以及品牌表现时,北京现代总经理崔东祐虽然没有回避销量下滑的事实,但也未受困于此,而是特别地提到北京现代的改变。

2021年,北京现代终端销量近40万辆。对比2020年,从销量这个绝对指标得出的结论是“下滑”,但深入来看便会发现,北京现代经营实现了“质”的提升。

一个证据是,经销商盈利大大改善,北京现代统计数据,经销商2021年末对比2020年末的情况是:80%实现了盈利与80%未盈利的巨大变化。

另一个证据是,北京现代经营思维的“更新”,不唯销量,而是长期布局。简单来讲,北京现代现在是长期主义拥趸者的思维:不短视地盯住当下,而是在蛰伏中盯紧未来。

作为长期主义的拥趸者,北京现代一切改革围绕未来展开。改革则意味着有“破”有“立”,那么北京现代2021年究竟有哪些“破”与“立”?一句话,以HSMART+技术品牌战略为核心,围绕产品布局、技术应用、营销创新、用户服务等维度展开,推进转型和品牌升级。

产品是否能抓住消费者需求,决定企业能否夺得市场“份额”。面对智能化浪潮,北京现代2021年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技术在新品上搭载。

以库斯途为例,虽然上市不足5个月,却闯进了MPV细分市场前十。库斯途能够成为细分赛道中的领先者,过人之处在于智能化表现,售价不足20万元,搭载了24项智能驾驶辅助(ADAS)。

实际上,北京现代2021年推出的SUV新品第五代途胜L、全新ix35销量稳步增长也与品牌强调技术内涵有关。第五代途胜L第4季度月均增幅达114%。

“保值率”是北京现代2021年改革、提升的重点。为了破除过去“以价换市”所贴的“性价比”标签,北京现代在发布新品之前,就考虑到后期的产品市场价格管理。

“不做产品市场价格管理,吃亏的是我们的客户,初期上市时候产品怎么定价,客户进行二手车出售时候的价格怎么形成,这方面我们必须得要进行管理。”崔东祐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二手车保值数据显示,2021年12月环比11月,现代品牌二手车保值率上涨0.3个百分点,达到63.8%。

精简经销商是北京现代2021年改革的另一重点。北京现代现有经销商网络数量正在由大向精转变,经销商门店由2020年的800家精简到2021年末约590家。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继续精简。在这个问题上不是简单的‘末位淘汰’机械逻辑,而是‘精与专’的逻辑。我们会评估经销商的综合经营能力,为北京现代品牌发出声音的能力。”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杜君保表示。

2023年,北京现代给自己制定了50万销量(含出口)的战略定位。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在产品方面,2022年北京现代将进行产品矩阵优化,停产几款亏损的车型,将主要精力、资源倾注在第七代伊兰特、第五代途胜L、ix35和库斯途等4款具有品牌竞争力车型上,另一方面,基于其在中国市场的专属车型开发能力,将突破壁垒、在“出口”这条通路上有所动作。

“在连续两年密集推出新品、完成主销车型换代基础上,2022年将进入产品精耕细作阶段。”北京现代方面表示,“针对年轻化、运动化、大家庭等个性化需求,完善N Line运动系列、纯电和混动等新能源细分市场布局,推出更适合中国用户需求的产品。”

在电动化赛道,崔东祐透露,北京现代将推出中国市场专属的电动车。同时,现代汽车全球车型IONIQ5也将被引入中国市场。

发力海外市场是北京现代实现目标的另一个着力点。2021年北京现代向中南美市场出口了瑞纳等中国专属车型达到1万台,包括2022年之后的几年,北京现代的中国专属车型将继续扩大出口。杜君保透露,“菲斯塔、ix35、库斯途和名图这几款中国专属车型,都将会实现出口。”

“相信我们努力的结果会通过2022年和2023年来体现。”杜君保表示,“未来3年动作要快,要拿出当年‘北现速度’,行动要准,必须如中医针灸切中痛点。这个痛点的具化就在于:经销商盈利、供应商降本、投放更多新车型。我们要实现每一款产品都能带来收益,能覆盖现金流的支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