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林家满门忠烈,民国才女林徽因却八卦缠身,为何死后能葬八宝山?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金岳霖形容林徽因的一句话,被广泛流传,除开他,天才诗人徐志摩也被林深深迷倒,但林最终却嫁给了梁思诚。

林徽因的情感秩事绝对够得上一部经典言情剧,而她于民国,就像现在的当红女星的身段,完完全全地可以成为一个炒作对象。

但实际上我们却鲜少能看到黑林徽因的文章。除开林徽因自身品行端正以外,和林家满门忠烈也有着绝对的关系。林徽因家中男丁基本死于战场,其气节岂是言语能讲述的。这些志士也有必要被世人铭记,而非诋诲。

林家满门忠烈,民国才女林徽因却八卦缠身,为何死后能葬八宝山?

林徽因出生于福建,祖父林孝恂。在林孝恂少年时,家境并不好,常年为衣食而愁,直到林孝恂考中进士,于朝为官,才渐渐改善。

高中后命运前后的变更,使得林孝恂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对家中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

林孝恂在思想偏于传统,却并不刻板迂腐,他不仅请名师为子女们讲客,使他们熟读诗书经略,还鼓励子女们多接触西学,并认为西学可以拯救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他很支持子女出国留学。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师从著名的国学大家,后又留学日本主修政治经济学。

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林长民主政治经济学,回国后积极参与政治运动以图救国,个人有着很强的民族气节。当听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时,林长民义愤填膺,不畏权贵,直接写文章控诉当局。

当年军阀张镇芳参与复辟失败入狱,为逃避罪责,他家人到处贿赂当时有话语权的人,林长民时任司法总长,自然也成了行贿对象。

林家满门忠烈,民国才女林徽因却八卦缠身,为何死后能葬八宝山?

张镇芳家人携十万巨款试图说服林长民。

林长民不为所动,断然拒绝接受款项,终因寡不敌众,无法与当时其他的受贿人员相抗衡并愤而辞官,挂冠扬长而去。由此可见其为官正直,是个讲原则,不惧强权,也不为金钱所动的人。

林长民对当时的革命事业也很是支持,家中钱财多数用来资助革命,以至于后期他为了避祸举家迁至天津时不得不卖字糊口。

林徽因的二位叔父林觉民和林尹民同样也是有志气的人,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碑上就能看见他们的令人肃然的名字。

林家满门忠烈,民国才女林徽因却八卦缠身,为何死后能葬八宝山?

《禀父书》和《与妻书》便是林觉民参与辛亥革命时所书,在写给妻子的信中,他先细诉两人的绵长情谊,随即又说明国难当头,只能先舍小家为大家。

当时林觉民的妻子还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在这样的境况下,仍一往无前,可见其为国献身之决心。林徽因的这两位叔叔在起义中奋力抵抗,拒不投降,最终献身于革命。

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同样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但他和父亲叔叔们走的道路不同。林恒崇尚科学,他更认同求科技救国,于是奋发读书,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机械系。

但是时运不济,很快抗日战争爆发了。

和万千热血青年一样,林恒选择了最直接的救国方式——参军从伍,成为一名飞行员。在那个年代,我国所能用到的战机都非常的落后和老旧,再加上没有完善的培训流程,飞行员承受的压力和危险难以想象。

1941年的一天,林恒所在的编队被日军空袭。

在炮弹纷飞中,林恒无所畏惧地升空迎战与敌人展开悬殊的战斗。对抗中, 林恒成功击落日军一架战机,不过很快,本就处于劣势的他被敌机包围击落,于战中牺牲。

那一年林恒不过25岁。

林家满门忠烈,民国才女林徽因却八卦缠身,为何死后能葬八宝山?

林徽因正值病中,梁思诚没敢告诉她三弟陨逝的消息,而是先去收敛了林恒的尸首,尔后才告知林徽因这个悲痛的消息。

所以说林徽因所在的林家几乎满门忠烈之士,被人称为革命世家。对比起其他一些民国才女和名媛,她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在当时也倍受周边人的敬重。

林徽因经常以民国才女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眼前。大家提到她,无不说起她与徐志摩等人的情感纠葛,使得人们忽略她作为建筑师、作家、文学家身份所作出的贡献,更加容易忽略她的家国情怀。

除开艺术家的身份,林徽因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是我国建筑史上第一位女建筑师。她自小对于古建筑情有独钟,在其父亲的引导下,多次出国游历,眼界得到很大的拓宽。

通过中外建筑的对比,林徽因意识到我国建筑在国际中鲜有提到,因而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并使东方建筑在国际上享有一席之位。

留学归来后,林徽因与丈夫梁思诚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研究各地古建筑特色,并参与和提出修建的方案,我们有很多古迹都出现过在她的著作当中。

在维护古建筑的事情上,林徽因曾和市长当面理论,以其专业的态度与权势抗衡,表现出烈女的一面。

林家满门忠烈,民国才女林徽因却八卦缠身,为何死后能葬八宝山?

此外,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有八宝山的革命公墓也是她参与设计的。

林徽因本人就被以建筑师的身份埋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虽然她没有上过战场,但她绝对也称得上一名烈士。

在日本侵华时期,林徽因与丈夫梁思诚已然育有一儿一女,身边的人都觉得他们去国外避难是最好的选择。但林徽因拒绝了,顶着风险留在祖国,不畏生死,不畏家破,只为与千万同胞共进退。

1937年北平沦陷,林徽因当时与与梁思诚正在寻访研写《中国建筑史》。卢沟桥事变,林徽因于沉痛中写信给女儿时,亦不忘教育子女当明白国家境况,应时刻将家国放于首位。

而林徽因夫妇也因为战事放弃了在北平的优渥生活,背井离乡,流离多年。作为当时极热一时的名媛,林徽因从五指不沾杨春水变作一个洗衣做饭的妇人。尝尽苦难,却始终坚守初心,于炮火中继续《中国建筑史》的写作。长年的操劳与恶劣的环境使她身染重疾,最终倒下。享年不过51岁。

就是这样的人拥有着浓烈的爱国情怀,兼具才华与高尚的品德,谁有资格去诋诲?更何况她的父兄都为拯救这个国家作出过难以抹灭的贡献。

文/八道先生

参考资料:

1、《被误读的林徽因》,王肖潇、 田亮

2、《还原林徽因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试论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的贡献》,王维超、罗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