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说起许世友将军,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基本都是豪爽、爱喝酒、打仗勇猛等等。但其实,许世友将军还是一个“武林高手”。

许世友将军出生贫寒,8岁时进入嵩山少林寺学习武艺,自幼便习得一身本领,其武功造诣自不用说。从戎之后,又在战场上与敌人真刀真枪的对阵,使得所学本领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与实践。

因此,在所有开国将帅中,许世友将军绝对堪称是一位“武林高手”,一身硬功夫在军中罕有人敌。不过,许世友也并非“打遍天下无敌手”,在这位开国中将面前,他就被“撂倒”了!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图 | 许世友将军

这事发生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将军经常在部队里找战士们比武摔跤,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则可以增进官兵之间的感情,毕竟习武之人都讲究“以武会友”。

有一天,许世友来到一个连队找人比武摔跤,而且还下了死命令,说谁要让着他,绝对“严惩不贷”。其实,以许世友的本领,别说让了,就算是全力以赴也未必能赢得了他,正因如此,先后上来好几个战士都被他摔倒在地。

许世友屡战屡胜非常高兴,随即便大声问道:“还有没有敢挑战的了?”

就在许世友洋洋得意的时候,一个刚入伍不久的战士走了出来,说:“首长,我来试试!”

许多战士见状,都被惊住了,心想:“连身经百战的老兵都不是许将军的对手,你一个新兵蛋子能行?”

许世友一看是个新兵,就没有将他放在心上,两人拉开架势准备开战了。然而这一次,许世友还真输了,没过几招就被这个新兵摔倒在地上。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许世友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高兴地对这个战士说:“小子,你行,一身蛮力,要是懂得运用些技巧,那你就更厉害了!”

许世友赢了高兴,现在输了更高兴,也许是终于找到可以过招的对手了!

这个新兵,名叫“刘飞”,是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刘飞,1905年出生于湖北红安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当过放牛娃、放排工和茶役,16岁时到汉口码头做苦力,练就了一身蛮力。

后来加入红军后,凭着一身蛮力和不惧牺牲的顽强斗志,一路高升,成了红军师级干部。

刘飞将军一生经历的战斗无数,但让他一直念念不忘的,还数他在阳澄湖带领三十六名伤员战斗的岁月,当时还有一颗子弹打进了他的身体里,直至去世都没有取出。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图 | 刘飞将军

那是在1939年,刘飞时任“江南抗日义勇军”(俗称‘江抗’)政治部主任。这支部队刚建立不久,就火烧了虹桥机场、奇袭浒墅关车站,歼灭日军警备队20余人,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震动了江南,引起了日伪军的恐慌。

值得一提的是,该部从成立之初的1000余人,仅经4个月的发展,便扩充到了5000余人,而且武器装备大大改善,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每个营有两挺重机枪,总指挥部还建立有两个重机枪连,调出支援新四军军部和兄弟部队的机枪近两百余挺。

然而,“江抗”在这一带的优异表现,除了震动日伪军外,也让活跃在这一带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感到十分不爽,时不时制造摩擦,搞小动作。

1939年9月下旬,“忠义救国军”终于向我军发起了进攻。同月24日,我“江抗”部队与“忠义救国军”增援部队在锡东白丹山展开师级规模战斗,两军互有伤亡。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此役,我军以伤亡20余人的代价,毙伤“忠义救国军”30多人。不幸的是,在指挥部队进行反击的时候,刘飞将军被子弹击中胸部,受了重伤。

由于当时还是合作抗日时期,为了避免冲突扩大,“江抗”决定将大部队撤退,将刘飞等几十名伤病员和十多名医护人员留在阳澄湖养伤。

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医生不敢动手术,刘飞将军的伤势日益严重,咳嗽见血,时常高烧至昏迷。

最要命的是,日伪军知道了我军有一部分伤病员在这里养伤,于是便对这里发起了封锁搜捕。

最后,在老乡的掩护下,刘飞将军躺在用门板做的简易担架上指挥伤病员与日伪军周旋,白天就躺在芦苇荡里隐蔽指挥,夜里就抬出来救治。

然而,由于缺医少药,加上恶劣的环境,很多伤员都患上了严重的败血症,不幸牺牲了。到了1939年10月底,只剩下了36名伤员。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图 | 夏光与开国中将刘飞(右)的合影

刘飞心里很清楚,这样躲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就千方百计地向上级反映,提出成立“江抗东路军”的想法,并立即获得上级批准。

同年11月上旬,江抗东路军司令部正式挂牌成立,刘飞考虑到自己伤势严重,无法指挥部队,于是便向上级推荐了夏光同志担任部队司令一职,其余伤势痊愈的战士则组成特务连。

不久之后,刘飞便被秘密送往上海治疗,但由于子弹距离心脏太近,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很难将其取出,因此医生决定不做开腔手术,只进行保守治疗。

正因如此,这颗子弹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刘飞的身体里,刘飞将军去世前,曾对子女们说道:“我这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我死后你们可以得到一个礼物,这是你们一生的财富。”

而这个“礼物”,就是身体里的那颗子弹!将军的遗体火化之后,那颗子弹便被取了出来,现在还珍藏在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里。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解放战争时期,“江抗”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刘飞任师长,后来又担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第一纵队司令员叶飞将军在医院治病,一纵实际上就是由刘飞指挥,胜仗一个接一个。比如在开战后不久,就将国民党第六十三军包围于窑湾,仅经8小时激战就将其全歼,此战创造了一个纵队(军)歼敌一个军的辉煌战绩。

淮海战役结束后,升任解放军第二十军军长的刘飞又先后率部参加了渡江、上海等战役,功勋卓著。

当时,随军记者崔左夫采访刘飞,但刘飞则表示仗是大家打的,功劳也是大家的,他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他对崔左夫说:“你可以好好地写写二师,这个部队的基础是三十六个伤员。”

崔左夫在了解完这个故事之后,激动不已,随即便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以此为素材,于1957年写成著名的 《血染着的姓名》,一时间在国内引起轰动。

后来,上海沪剧团在采访刘飞的基础上,结合这部作品写出了剧本《芦荡火种》。上世纪六十年代,又被改编成了家喻户晓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其中男主角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就是刘飞将军。

“武林高手”许世友,在军中罕有人敌,却被这位开国中将给撂倒了

图 | 《沙家浜》剧照

然而,当人们将郭建光和刘将军“对号入座”的时候,将军却说:“我不是郭建光”。因为在将军看来,郭建光身上凝聚了所有“江抗”战友们的优秀品质,而他不过是其中的一员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