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今天同事们聊天的时候说起了泰国,我突然想起一则有关泰国的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就正好给大家当个乐子讲一讲。

自古以来,从农民做到皇帝之位的,不说多,但也不少见。但是一个中国农民在外国当上了皇帝,还成为了该国历史上的五大帝之首,这种情况你敢信吗?别说,这事还真存在。那个皇帝名为郑信,乃是实现了泰国统一,创立了吞武里王朝的著名泰皇,如今的泰国王室却克里王朝就是从吞武里王朝继承而来的。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郑信的老家在广东潮汕,满族入关建立起大清政权,汉人地位变低,郑信的父亲郑镛开始寻找新的出路,那就是在东南沿海进行往来贸易。不过清朝时期海禁政策非常严厉,郑镛干了一段时间的海上贸易后,被广东的清朝海关给盯上了。无奈之下,郑镛只能选择留在泰国,并在此地娶妻生子。

郑镛娶了一位当地的泰国女性,生下儿子郑信,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他就因为水土不服去世,只能将幼子托付给好友拍耶节悉。拍耶节悉是当时泰国曼普銮王朝的重要大臣,他认郑信为义子,还将他送入宫廷当护卫,为他日后的人生铺好了路。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只不过在郑信刚被封为甘烹碧城城主,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缅甸大军入侵,曼普銮王朝风雨飘摇,郑信临危受命,带兵驻守王城。但士气低落加上武器落后,导致泰国难抵缅甸大军的侵势,郑信决定带人突围,先脱离了包围圈,在安全地带令立基地,再谋反攻之事。

公元1766年初,郑信一路向东达到位于东海岸附近的罗勇城,以罗勇城为基地,再逐步收复周围城市,最终兵指缅甸大军。郑信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收复泰国全境的,年仅34岁。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仅仅是收复了国土还不够,当时泰国境内一片萧条,郑信根据国家地理位置,决定将吞武里作为新的首都,建立吞武里王朝,利用对外贸易地理优势,恢复泰国民生。

缅甸的入侵给郑信敲响了警钟,他决定主动出击,将周遭清理一遍,避免再度受到别国入侵的威胁。在郑信的统治下,吞武里王朝占据了如今老挝、缅甸、等国的部分地盘,甚至还将柬埔寨变成泰国的属国。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郑信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他的名声自然传回了潮汕老家。老家乡亲们准备一同前去泰国给郑信祝贺,郑信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且在他们回国时送上了18个大缸。乡亲问郑信:"这里面装的是啥啊?"郑信哈哈一笑:"这里面装的都是泰国当地特产的咸菜。"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乡亲以为郑信只是托词,一国之君怎么可能只给老乡送18缸咸菜呢?但是在回程的船上他们打开咸菜缸子一看,发现这还真装的都是咸菜啊?乡亲们非常生气,认为郑信当了皇帝就忘了本,因此将17缸咸菜全部扔到了海里,仅留一缸准备带回村里,让其他乡亲们看看郑信到底有多小气。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回到潮汕澄海乡后,在众人们七嘴八舌的诉说下,剩下的乡亲们也都知道了郑信的"壮举"。其中有位小伙子气得不行,干脆直接将最后那缸咸菜全部倒出来想要扔掉。却不料这一倒才倒出咸菜缸内的乾坤。原来东南沿海海寇猖獗,郑信觉得光用咸菜缸掩人耳目还不够,他还特地在缸的表层真装了一层咸菜,咸菜下面才是他送给乡亲们的宝物。

皇帝送乡亲18缸咸菜,乡亲不屑连丢17缸,倒出最后那缸后却哭瞎眼

一看到那藏在咸菜里的金银珠宝,乡亲们差点没哭瞎,只是另外17缸早就沉在大海深处,捞都捞不回来了,这最后一个咸菜缸从此成为了潮汕澄海乡郑氏一族的镇宅之宝,如今还藏在郑氏老宅中,轻易不给他人看见,只有这曲折的故事经由众人口流传了出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