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宋及金两朝时期,华州曾管辖5县

华州所辖五县

作者 闫广勤

民间曾流传“一州管三县”之说,其实并不尽然,北宋及金两个朝代,华州就曾管过5个县。

北宋及金两朝时期,华州曾管辖5县

宋金华州行政区划示意图

北宋初期,华州延续五代后周时的行政建置,辖郑县、华阴、下邽、渭南4县,郑县为州治。当时的华阴还辖有今潼关县地,下邽县为今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以北地区,渭南县为今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以南地区。天禧四年(1020),蒲城县从同州划归华州,华州共辖5县。熙宁六年(1073),渭南县被撤销,降为郑县境内的一个镇。但5年后,渭南镇又升格为县,仍属华州。

唐和五代时期,华州有军号,设节度使,这就是有名的镇国军,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被取消。但6年后,在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时的建隆元年(960),又恢复了镇国军,任命了节度使。皇祐五年(1053),镇国军改名为镇潼军。但北宋的节度使只是个名号,与唐、五代的节度使执掌当地军政大权全然不同。北宋的节度使是“无职掌”的虚衔,只是礼遇宗室外戚、功臣故老,地方上的军、政实权都归于本州的行政长官。管理各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不再称“刺史”,而是“知州事”,简称“知州”。

北宋初,厉行中央集权政策,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让所有的州都直属中央。但州多事繁,州县二级政区制已无法适应历史发展,所以北宋在州之上设了“路”一级。一个“路”不归一个机构、一个长官统辖,而是分属好几个机构,因此“路”并没有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知州”遇事一般仍直达中央。华州当时属永兴军路。

北宋及金两朝时期,华州曾管辖5县

北宋蕴空法师塔(在今大明镇蕴空禅院内)

华州在金朝统治时期,行政建置基本上延续北宋旧制,仍辖郑县、华阴、下邽、渭南、蒲城5县,只是镇潼军改名为金安军,上属的永兴军路改名为京兆府路。

作者简介:闫广勤同志年逾古稀,曾任1992年版《华县志》副主编,华县郭子仪研究会副秘书长,郑桓公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华州史话》等史料专著。为《华州古今》主编《百年咸林》副主编。

原文来源:华州文艺~《华州史话》

原文作者:闫广勤

整理编辑:华州文艺、华州文史荟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