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军中的众多将领,有一员和其他将领格格不入的人物,他就是黄百韬。黄百韬虽然是广东人,但是早期的时候并没有包括黄埔军校,而是进入北洋军阀李纯的手下当兵,后来李纯被奉系的张宗昌打败后,黄百韬的部队又被张宗昌收编。

1928年,黄百韬的上级,第六军军长徐源泉投靠蒋介石,黄百韬被蒋介石任命为师长。蒋介石用人有一个习惯,要么是黄埔毕业,或者是日本陆军大学,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要么就得是浙江人,而黄百韬既不是黄埔系出生,也不是浙江人,可以说是一位十足的杂牌军将领,蒋介石自然不信任他。
按照蒋介石解除杂牌军将领兵权的惯例,他把黄百韬送到了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等到黄百韬学习完后,又把黄百韬调到了军委会担任中将高参,没有任何的实权。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黄百韬发表的一篇军事论文受到了何应钦的注意。抗战期间,黄百韬被何应钦推荐到第三战区当参谋长,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后来也慢慢认可了他的能力。
1944年,顾祝同把黄百韬外放到25军当军长,25军是支杂牌部队,三个师分别来自东北军,川军,中央军,内部倾轧很严重,士兵的战斗力也十分低下。但是黄百韬到了25军后,很快就得到了25军官兵的认可,他和25军底层官兵同吃同住,严惩吃空饷的将领,黄百韬还特别针对国军不善夜战和近战的缺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25军的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军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抗战结束后,25军被整编为25师,黄百韬被任命为整编25师中将师长,这支部队在1948年辽沈战役之前一直都是日械装备。黄百韬对蒋介石的器重十分感激,他知道从一员杂牌军将领爬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所以在每次战斗的时候都会冲锋在前,丝毫不会保存实力。抗战刚结束的时候,国民党军各级将领都在拼命忙着捞钱,做生意,但是黄百韬连舞会都不参加,专心练兵。
孟良崮战役的时候,整编25师,整编74师,整编83师三支部队离得非常近,被编入了一个纵队,这三支部队中,另外两支都是中央军部队,而且是全美械装备,只有黄百韬的整编25师是日械装备,但也只有整编25师拼死增援,整编83师师师长李天霞只是象征性的派了一个团去支援。
1947年南麻战役的时候,粟裕率领华野四个纵队围攻五大主力之一的胡琏整编11师,也是黄百韬拼死增援,导致华野损失惨重,没有歼灭整编11师。1948年豫东战役的时候,黄百韬又不顾自身危险,拼命增援区寿年兵团,在自己部队被围后,黄百韬又亲自开着坦克冲锋,稳住了阵地。到最后全军收缩在帝丘店周围十里之内的十几个村子里,没有水源,数万人只能喝泥浆水,粮食药品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黄百韬硬是顶住了华野的进攻,等到了援兵的到来。
蒋介石也越来越看重这员悍将,淮海战役之前,黄百韬被任命为第七兵团司令,下辖第25军,第63军,第64军,第100军,后来44军也被划入了第七兵团。蒋介石的器重,更让黄百韬对他感恩戴德。
1948年11月4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40万人马,实施对陇海铁路徐海段的中央突破,分头疾进,直扑黄百韬兵团所在地新安镇。当时黄百韬也直达华野的企图,准备率部撤离,但是由于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命令驻扎在海州的44军帮忙为自己运私盐,拖累了黄百韬兵团撤退的计划。
11月8日,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地下党员),何基沣(地下党员)率59军、77军所辖38师、180师、132师及37师一个团共2.3万名官兵在运河前线战场起义,使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通过防线直插陇海东线宿羊山、八义集一线,包围碾庄的第七兵团。
担任兵团侧翼掩护的63军军长陈章轻敌自大,被华野一纵拦住,当时华野一纵司令员叶飞在后方养病,负责指挥部队的一纵副司令兼参谋长张翼翔向粟裕保证由1纵一个纵队单独负责解决63军,结果一纵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一对一吃掉了63军,63军军长陈章被击毙。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担任黄百韬兵团侧后方掩护的李弥第13兵团匆匆撤到徐州,黄百韬求着李弥不要撤走,但是李弥没有答应。最后李弥撤走,黄百韬侧翼完全暴露,解放军大摇大摆地南下,切断陇海线。
11月11日,华野彻底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粟裕当时准备五天全歼黄百韬兵团,他在各部队完成包围后,迅速下令二纵,四纵,六纵,八纵,九纵,十三纵在特种纵队炮兵部队的配合下,对黄百韬兵团展开围歼。但是华野打了一夜,没有任何进展。
在最开始的三天里,华野甚至还动用了此前缴获的坦克部队,但是只攻下了几个村庄,各部队进展十分缓慢。14日,华野不得不重新进行部署,最后决定建立攻击集团,由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山东兵团副司令王建安统一指挥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
华野九纵在对碾庄南面进行攻击的时候,有一处水壕,国民党军在不足百米的距离内,集中了数十挺机枪,以密集火力封锁水壕上的小桥,9纵突击队多次攻击都未成功,伤亡十分惨重。最后还是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到前线考察,集中了大量重武器,才攻破国民党军的阻击。
碾庄战役一直打到22日,黄百韬才率残部突围,足足用了11天的时间,比预先计划的时间多了一倍。黄百韬在突围的过程中负伤,不愿意被俘,开枪自杀,尸体由25军副军长杨廷宴和一名华野官兵掩埋,杨廷宴随后逃离战场。
碾庄战役,国民党军第七兵团伤亡六万人,华野也付出了伤亡六万人的惨烈代价,伤亡比例接近一比一,这在解放战争期间是很罕见的。而双堆集战役,面对国民党军头号精锐兵团—黄维第12兵团,中野华野也才付出了伤亡三万人的代价。后来的陈官庄战役,华野围歼国民党军三个兵团,也不过才伤亡六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