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普通人该不该关心政治?听听这位姑娘怎么说

普通人该不该关心政治?听听这位姑娘怎么说

乔志峰

作为普通老百姓,该不该关心政治?时至今日,这个话题还频频在网络上被人提及,有时还会引发一些讨论和争议。那么,到底该不该呢?我们不妨听听千年前一位年轻姑娘是怎么说的。

普通人该不该关心政治?听听这位姑娘怎么说

据刘向《列女传》记载,战国时期,鲁国一个叫漆室的小城镇里,住着一位年轻姑娘。由于不知其名,就称之为“鲁漆室女”了。

“鲁漆室女”已经过了嫁人的年龄,却还没有结婚,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剩女”了。不过,当时的人结婚都很早,“鲁漆室女”应该年龄并不大,顶多也就是十七八岁吧。

一次,“鲁漆室女”靠在柱子上,发出阵阵叹息和悲鸣,听到的人无不为之感伤。邻居家有个妇人,两人平时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聊天玩耍,算是“闺蜜”,就走过来劝说道:“你如此难过悲伤,是因为年龄大了还没嫁出去吗?你别担心了,我一定会替你留意,给你找到个如意郎君的。”

在这位妇人看来,“剩女”最大的问题,就是嫁人,所以以此来进行安慰。没想到,“鲁漆室女”却长叹道:“唉,我以前还认为你很聪慧、很明智,现在才发现你跟其他人也差不多,没多少见识。我怎么可能是为了嫁不出去而悲哀呀,我是担忧国家大事啊。现在,我们鲁国的国君已经年纪很大了,老糊涂了;太子却还幼小,什么道理都不懂。让我怎能不忧心忡忡呢。”

邻家妇人不由哑然失笑:“这些国家大事,是那帮高官显贵大人物该操心的事情,跟我们这些小女子有什么关系呢。”

“鲁漆室女”摇头说道:“不是这样的。这里边的道理,你可能没想明白。”说着,她还举了两个例子——

一次,有位晋国客人来到我家,把马拴在菜园中。没想到马脱缰而逃,将我们家的菜都踩坏了,结果导致我家一年没有菜吃。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女儿跟人私奔了,她家里的人请我哥哥帮忙追赶。不料途中遇到下雨河水暴涨,结果我哥哥溺水而亡,让我永远失去了哥哥。

然后,“鲁漆室女”切入正题:我听说过,河水润泽九里地,就有三百步潮湿的面积。现在,我们鲁国国君年老昏聩,太子年幼无知,隐患重重啊。如果导致什么祸患,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会遭受耻辱,并且必然祸及百姓。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女流之辈就能独善其身、逃过劫难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对此很担忧啊!你怎么会认为妇人与国事无关呢。

那妇人道歉说:你目光远大,考虑问题深刻长远,我是比不上的。

三年之后,鲁国果然陷入内乱,齐国和楚国趁机进攻。鲁国内忧外患,男子都被征调入军打仗去了,妇女也不得不承担运送给养和物资的艰苦任务,遭受了极大的磨难。

“鲁漆室女”对国家形势的判断和担忧,无疑是相当精准的,也都一一应验了。这正是:漆室之女,计虑甚妙,维鲁且乱,倚柱而啸,君老嗣幼,愚悖奸生,鲁果扰乱,齐伐其城。男子打仗,殃及女性。

我们回头再来看“鲁漆室女”举的那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表达的意思是:不过是家里来个客人的寻常事情,谁能想到,竟然害得我们一大家子一整年没菜吃呢?第二个例子表达的意思是:邻居家的女儿跑了,原本跟我家无关,谁能想到,竟然害得我失去了哥哥呢?“鲁漆室女”进而得出推论:连不起眼的小事,都跟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何况是国家大事和时代的走向啊,必然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时代的洪流里,谁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鲁漆室女”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很显然她已经发现了: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其实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超乎想象的后果。

是不是很熟悉?这不就是“蝴蝶效应”甚至是“系统论”嘛。那个年代的小女子,能够有这般思想深度,也是十分难得了。如果我说“蝴蝶效应”和“系统论”的雏形,是由中国古代的一个“剩女”提出来的,不知道国际社会能不能承认?(开个玩笑,请勿当真)

看到这里,对“普通人该不该关心政治”的问题,你有自己的答案了吗?封建社会里,有识之士尚且倡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何况现如今是文明时代、公民社会呢。人类社会的每一点发展和进步,都来自个体的关注和努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