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近期看了看飞度、威驰、致炫等车型的销量,不免让人产生一丝思考,这些车除了飞度、致炫稍微人气还在之外,其他车型显然不是大家的最优选。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其实不是这些车有多差。

论价格威驰才6.18万起、致炫才7.78万起、Polo8.79万起虽然贵点,但它们终端优惠普遍都有1万出头。

5万的合资车你能得到:

省油耐造、维修保养成本低、配置少空间小但胜在代步不成问题,且二手车残值率高,车贩子都舍不得让你亏太多。

这也是小型两厢车还能尚存市面,且依旧有拥簇的重要因素。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对了,甭管车内配置用料有多抠,因为是合资车,品牌溢价成了它们的护身符。

但是,当大家拿着更高的预算,直接买了比亚迪海豚和欧拉好猫,市场体量还压过这些燃油车时,我们就该认识到一点:

电动车目前无法完全替代燃油车,但微型车已经被渗透99%,下一个就是这些小型车。

(鲁豫:真的吗?我不信!除非你给我100块~)

估计撑不了多久,长城比亚迪太猛了

曾经街边随处可见的奇瑞QQ、吉利熊猫如今全被微型纯电车替代,五菱MINIEV、欧拉黑猫等越位而上。

在国内微型车市场,纯电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99%,内燃机微型车基本从市面消失,微型车是被电动车完全替代的第一个炮灰。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下一个面临危机的,则是飞度、致炫这些霸占小型车领域的合资车代表,这可不是随口说说。

看份数据,2021年,飞度一共卖了9.5万台,是绝对的扛大梁选手,其次是致炫和威驰。

但是我们看下第四名的欧拉好猫,一年卖了4.99万台,虽然跟飞度差了将近一半,但已经快赶上威驰了。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可别忘了,好猫是一台10-15万的纯电小型车,比优惠完的威驰贵出一倍,但市场份额基本相差无几,从这个角度看,好猫已经胜出。

再来看一份数据,2021年下半年,好猫还是月销小3000台的水平,但到了12月份,已经突破1万台。

此时2021年8月份才刚上市的海豚也迎头赶上,第四季度强势入围榜三内。

12月份更是与好猫霸占小型车销量榜前2名,增长势头很猛。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这个现象非常有趣,不管是霸主地位的飞度,还是市场常青树之一的致炫、威驰等。

都已经被长城和比亚迪的小型纯电车拉下马,还被更贵的市场价格所打败。

(某度、某炫:你直接喊我停产得了,这么嚣张)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我们来幻想一个画面:

微型燃油车已经被微型电车淘汰,小型燃油车市场一直在萎缩,最基础的代步需求也已经被小型纯电车逐步侵入。

如果提高购车预算:

那么多数消费者会选择级别更高的紧凑型三厢车,甚至是燃油小型SUV,来获取更大的空间体验。

例如本田XR-V、吉利缤越,而提高预算购买好猫、海豚,也已经成为新的选择。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这个时候就有趣了,哪一天飞度、威驰也开始纯电化,现在你能买到的飞度,在未来都会成为珍品,尽管这一天不会太早到来。

但以长城和比亚迪为首的精品小型纯电车,正在重走微型纯电车的越位之路,小型燃油车,已经让人看到了生存危机。

最好的解释理由只有一个:

“摘掉品牌身份加成,即使是飞度也是可以替代的。”

(干啥啥不行忽悠第一名,敢替代飞度,本田粉第一个抗议!)

本田/丰田/大众!清醒点,不要睡!

开过飞度的都知道,1.5L的动力虽然还行,隔音却一般,底盘质感也不咋的。

但是作为大名鼎鼎的头号选手,10万以下它确实是你挑选燃油车的候选名单之一。

毕竟一分钱一分货,我们所提到的缺点,只不过是同级的标准水平,属于大家都及格的做法。

什么改装潜力大,玩痛车这种我们就不谈了,毕竟属于小众文化,多数年轻人购买它就图个能跑就行。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但有一天

当你开上了比亚迪海豚,发现这家伙跑起来车内静谧性更好、坐起来更舒服、底盘的厚重感又超过合资小型车。

且在智能化和配置方面又全面碾压对手时,你还会觉得飞度是非买不可的燃油车吗?

有一天

当你开上了欧拉好猫,发现这车出奇的轻巧,中低速跑时有超过这个价位的驾驶质感。

并且精致的车厢氛围更是合资车难以企及的。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同样都是后扭力梁,同级别车型反而好猫这类精品小电动调校得更好。

1.5L燃油机的动力,确实比不上同为小功率的电机来得加速猛,即便后段都很弱鸡,但电机的持续输出相对没那么声嘶力竭。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以海豚为例:

全新的e平台3.0带来的先进特性值得让人关注,例如高度集成的八合一电驱系统,性能更强、能耗更低、体积更小更轻量化。

宽温域高效热泵技术更是提升了低温10%的续航里程。

尤其800V高压闪充技术,可以在5分钟内充入150km的纯电续航里程,充电功率更是可高达200kW。

(海豚身上未出现800V高压闪充技术,这里纯属e平台3.0的特性[狗头保命])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伴随着第三方1.3-1.8元/度的电费,五六十块钱就能让好猫满血开跑400km时,你还会觉得加一箱油300块很划算吗?

如果给400km的纯电续航打个极端的6折,只有240km可用,那300块钱可以充5次,总计也能给你跑1200km。

这笔账很容易算,何况正常情况下综合真实续航打个8折就足够了。

(好猫:你礼貌吗?拿我续航打六折,这么比喻让人多伤心~)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电动车用车成本更低,一年2万公里甚至换个空调滤芯、玻璃水,检查下胎压等基本完事。

省下的保养费用每年算下来一样可观。

我们要清楚的一点:

购买小型车的用户普遍都是单身、情侣或者刚组建的小家庭用户。

他们的基本诉求是“有车可以代步”。

这种短途的普通代步需求,“容易开,好开”的电动车优势更大,这是微型电动车取代了微型燃油车,甚至威胁小型燃油车的关键。

不要嘲笑MINI/Smart,人家很有觉悟

飞度、致炫、Polo......它们都是小型车的“好物代表”,物美价廉放在它们身上真的很妥当。

但现实是残酷的,好猫和海豚已经开始追赶被合资车垄断的小型车市场。

并以贵出3-5万的“劣势”,成了消费者青睐的优势。

从这点就能窥探到国人的消费选择已经很有“方向”,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买车自己都不知道合不合适,全听他人东扯西扯的请举手)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拿Smart来讲,在大车消费增长和被蚕食的微型燃油车领域,转型是Smart必须面对的战略方向。

2021年在慕尼黑车展亮相的全新概念车精灵#1的量产版在今年就要上市。

由奔驰设计,并由吉利负责整车工程研发制造,会在西安工厂生产,并销售往海外。

有一点奔驰很清楚:

以过去Smart fortwo等尺寸继续做纯电车型,一来较小的尺寸无法容纳更大的电池来获得更长的续航,这会是一大痛点。

二来小车如果做得不够便宜,在国内市场很难和本土品牌竞争。

尤其在Smart品牌本来就面向中高端市场,在当下想要说服消费者拿出十几万购买一台微型车,真的太难了。

(五菱MINIEV:我不香吗?还需要去买你?)

(Smart精灵#1定位紧凑型,以后人送外号:大Smart)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再借助吉利强大的整车供应链渠道、全新产品营销等优势,电动Smart已经做好了觉悟。

要树立全新的品牌形象,往电动化、智能化,更科技、更有创造力等方向走,不再只为满足极小部分的个性用户。

所以全新的D2C自营商业模式是Smart的一大尝试,在2023年,国内市场还将在60个城市建立200家店面,交付中心超20个。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有人说Smart电动不应该,失去熟知尾气加成的灵魂,但这里有个问题,比起品牌死亡,电动化算得了什么?

MINI的觉悟亦是如此。

2030年将转型为一个纯电的汽车品牌,2025年会是最后一款燃油车推出的时间。

选择与长城合作,成立光束汽车合资公司,国产的首款纯电MINI也会在2023年推出。

留给MINI燃油产品在市销售的时间,只剩最后8年,还挺长,但也快了。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世界一流车企的觉悟已经铺垫到位,而大众也已经推出ID.3,将扛起紧凑型车电动化的重任,更别提长城、比亚迪、零跑等国内车企。

反观丰田、本田等,在小型/紧凑型车电动化方面,依旧不紧不慢。

比合资贵出3-5万却卖得更好!丰田本田要被赶超了?

尤其以飞度、致炫为首的热销车型还在享受燃油时代的红利。

这些“铁打的好物”短时间内依旧会风生水起,但电动身份的后来者已经开始赶超,如果再不觉醒,小心被国产电动车迎头痛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