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口皮复刻滑雪板 重现滑雪古风情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高祎男 孟天姣

“我太爷爷的太爷爷刚开皮坊的时候,做皮子的工匠就叫‘毛毛匠’。这把‘钩子’就是我师爷爷留给我的,看到木头上的沟了吗?没有几十万张羊皮的摩擦可出不来这个沟。”张家口市大源永细皮坊的主人赵莹说起口皮来滔滔不绝。大源永细皮坊从清朝后期创建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88年出生的赵莹是这间皮坊的第六代传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张家口口皮博物馆的馆长。

口皮复刻滑雪板 重现滑雪古风情

赵莹话不多,但一说起这些传承下来的皮革制品和老工具,他就打开了话匣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高祎男 摄

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当时20多岁的赵莹就萌生一个想法:一定要用这一身做皮子的看家本事为冬奥、为家乡做点什么。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莹看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出土的汉代毛皮滑雪板,他当即决定:一定要1:1复刻出一副毛皮雪板,摆进未来的张家口口皮博物馆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滑雪历史、看到最初的毛皮滑雪板的样子。

口皮复刻滑雪板 重现滑雪古风情

赵莹手中拿着的就是他亲手制作的阿勒泰出土汉代毛皮滑雪板复刻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孟天姣 摄

2021年底,张家口口皮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第一间展室就陈列着这副由马皮、奶熟皮和桦木板制作的复刻毛皮滑雪板。关于这副雪板的由来,赵莹也为前来参观的人讲了无数遍。他说:“我是张家口‘毛毛匠’的后人,复刻这副滑雪板也是为了冰雪文化和张家口皮革文化的交融和传承,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一段文化和历史。”

口皮复刻滑雪板 重现滑雪古风情

赵莹重点介绍了奶熟皮工艺,用奶发酵使动物皮由生皮变为熟皮的鞣制工艺便称作奶熟,其优点是皮子韧性好、拉力强。图中这种奶熟皮一一根可承重数十斤不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高祎男 摄

口皮复刻滑雪板 重现滑雪古风情

张家口口皮博物馆。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付磊 摄

背景扩展:

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的岩画记录着远古时期的人们使用毛皮滑雪板迁徙、狩猎的生活日常。直到今日,阿勒泰牧民在冬季多雪时还沿袭使用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