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心为秦国改革的商鞅,最后为何死于酷刑之下?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想要通过“变法”进行改革的国家有许多,但大多数因种种因素而扼杀在摇篮里。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成功,例如“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进行了两次变法,这两次“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与当时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同时还奠定了秦后来统一六国的基础。

一心为秦国改革的商鞅,最后为何死于酷刑之下?他经历了什么?

按道理来说,商鞅应是功劳最大的那个人,但为何后来却死于“车裂”这一酷刑呢?就连他的家族都没能逃过一劫,全都被下令斩杀。如果说商鞅心存异心的话,可他又兢兢业业为秦国而奋斗。若不是商鞅自身的缘故,那么就是外部的原因了。

首先,是来自于帝王安全感的问题。帝王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之人,但同时也是世上危险感最大的人之一。他会猜疑别人是不是会永远对他忠诚,也会怕一不小心就会被心存异心之人取代。商鞅进行变法时,秦孝公虽然很支持他,但商鞅终究是“外人”,万一某天商鞅造反怎么办。

于是,在秦孝公病重之时,他曾提出将王位让给商鞅,但商鞅拒绝了。表面上,秦孝公是在让贤,实际上是在试探。若商鞅接受了王位,那么之后商鞅必定会遭受来自各方的反抗,从而陷入一种绝境;若商鞅没有接受王位,虽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但商鞅手握权力之大,定会成为一方势力,从而影响到帝王的绝对统治。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秦孝公的支持,秦惠王也不会在他死后,这么快抓到商鞅,并在杀死商鞅后还对他实行“车裂”之刑。

其次,是来自于贵族和一些保守派的抵抗。商鞅变法的一些内容,伤害了他们的利益,如按战功来提高身份,若这些贵族没有达到一定的军工,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失去贵族的身份。此后,商鞅还各种打压贵族,这就让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在秦惠王上位后,商鞅失去了秦孝公的支持,没有了权利,贵族们和保守派便想诬告商鞅,说他有谋反之心。此举和秦惠王的想法不谋而合,最终商鞅被抓,处于死刑,秦惠王也得到一定的声望。

一心为秦国改革的商鞅,最后为何死于酷刑之下?他经历了什么?

最后一点,其实与商鞅本身还是有一些联系。商鞅在实施变法后,其实贵族们对他早已是恨得咬牙切齿,加上有着“功高震主”的说法,他每日也在帝王的“监视”之下。但因商鞅本人过于自负,他认为自己制定的法令严明,相信贵族们也不敢对他怎么样,所以在这之后一直打压贵族,却不曾想埋下了“导火线”。

商鞅虽然死于“政治”之下,但他所变法的内容却影响着后续国家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心为秦国改革的商鞅,最后为何死于酷刑之下?他经历了什么?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