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在大明王朝安定还不足三十年的时候,又迎来了一场权力的浩劫,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元年(1399),由于建文一朝过于激进的削藩政策最终彻底激化了中央与藩王的矛盾,同年七月藩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经过济南、东昌、夹河、藳城等一系列战役,最终于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军攻入金陵,燕王朱棣称帝为结束。在这场长达四年的权力纷争之中,涌现过不少忠勇之辈,但其中亦有贪生怕死、投机取巧之徒。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在燕王朱棣攻打应天府的时候,时任翰林院修撰的胡广和同乡的翰林院修撰王艮以及翰林待诏解缙三人,在翰林院编修吴溥的家里聚会,四人就城破后的去留问题进行了商议。《明史》载:“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吴溥的儿子在宴会结束以后,对自己的父亲表示,听了胡广和解缙的慷概陈词,怕是要以身殉国。但吴溥却说:“不会的,他们说的都是空话罢了,真正以身殉国的只有你王艮叔叔。”果然如吴溥所料。隔墙传来了胡广叫下人看好家里猪的声音,吴溥又补充道;“连猪都舍不得的人,怎么会舍得自己的性命?”而王艮回家后不久,在向母亲和妻子诀别后饮鸩而亡,尽节为忠。而当朱棣进京之后,胡广、解缙则相继表示归附。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那么胡广的一生又是否真的如他“惜命”的心愿一样长命百岁呢?

胡广,字光大,号晃庵。洪武三年(1370)出生在江西吉水县,他还是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胡铨的第十二世孙,可以说胡广也是出自名家。他在建文二年(1400)参加殿试时,写出了“亲藩陆梁,人心摇动”,意思是说藩王势力庞大,过于嚣张、猖獗,会导致人心不稳。时至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之际,胡广这篇文章自然就受到了建文帝的认可,并钦点胡广做了庚辰科进士第一甲第一名,并赐名靖。而前文中的王艮,本来已经被议定为状元的他,又因为其貌不扬,文章亦没有合建文帝的心理,于是被黜为第二名榜眼。如今看来似乎也有些讽刺,建文帝自己钦点的状元郎在城破之后立刻倒戈,而自己贬黜的“状元郎”则饮鸩尽忠。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永乐元年(1403),朱棣即位,首要任务就是宣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因此朱棣处置一大批建文朝遗留下来并且不愿归附自己的政治反对派,例如方孝孺的灭十族。同时为了稳定人心,对于归附自己的朝臣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提拔,谗臣胡广也在其中。他从翰林院修撰升为侍讲,一个月后,改为侍读,进阶承德郎,同时还将当年状元赐名时的靖改回了广。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胡广不道义的操作还在继续上演。《明史》记载:“成祖宴。帝曰:尔二人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缙有子,广可以女妻之。……已而果生女,遂约婚。” 朱棣在宴请群臣之时,听说解缙刚得一子,而胡广的妻子也即将临盆,加上两位大臣又是好友,朱棣便主动做媒倘若腹中是女的便结为亲家。但即便有天家做媒,也挡不住胡广的“惜命”精神,当解缙以“无人臣礼”被下狱,冬天又被埋入雪堆冻死,其长子解祯亮被流放到了辽东后,胡广因怕受其牵连,产生过解除婚约的想法,他的女儿听闻,认为不应该出尔反尔,当即剁下一只耳朵并发誓绝不悔婚,此事一出世人也颇为震动。待到解祯亮被赦免返还的时候,胡广的女儿便嫁了过去。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虽然胡广的做法,让人多有诟病,但是他确实是有才之士,他一路高升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五年(1407),他追随朱棣北征。因书法绝佳,每当勒石刻碑时,朱棣均命胡广进行书写。期间还经常召他会谈直至深夜。永乐十二年(1414),他再次跟随朱棣北征,因为皇长孙朱瞻基的跟随,胡广还做起了讲师,在军中为朱瞻基讲解经学、史学。以至于后来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之时,加赠胡广为太子少师。依然是永乐十二年(1414),胡广被任命为《五经四书大全》的总纂,这部书在次年九月编撰完毕,成为了明朝期间的官定经学教科书。

最终“惜命”的胡广并没有长命百岁,他于永乐十六年(1418)去世,年仅四十九岁,获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文穆。还丧经过南京时,太子朱高炽亲自为其致祭,算得上是不小的待遇了。

胡广:贪生怕死、投机取巧的状元郎

在明人徐咸的笔记小说《徐襄阳西园杂记》中对胡广留下评语:“文皇兵入城,艮仰药死,广乃迎降,官至大学士,有负旧君多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