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古人看重生,也看重死,将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在修建陵墓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古代的帝王,甚至不惜动用国库的银子为自己修建“长眠之处”。当然,也有许多帝王,在其生前就开始着手修建陵墓,单说明朝皇帝,就有朱元璋、朱棣、朱厚熜(嘉靖皇帝)、朱翊钧(万历皇帝),这其中就属万历皇帝最疯狂,在其不到20岁已经着手修建陵墓了。这么早就开始为自己后事做准备,万历皇帝这是想“死”吗?还是有别的打算?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万历皇帝画像

事出蹊跷必有妖,整天被大臣们喊着万岁的皇帝,岂能那么早就想“死”,活着可以享受这世间的荣华富贵不好吗?万历皇帝之所以这么早就开始为自己后事操心,也是想满足一些诉求,那我们从万历皇帝开始修陵墓一探这位年轻的皇帝是何想法。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万历皇帝剧照

1583年,明朝首辅张四维上书万历皇帝,大体意思是说皇帝该考虑一下修建皇陵之事了,也许当时万历皇帝很高兴,不然这么早就提出为皇帝修建陵墓,容易造成盼着皇帝去死的想法,所以张四维也算是艺高人胆大,他提出这个想法之时,万历皇帝周岁是不到20的,当然万历皇帝对于首辅这么新颖的想法也是欣然答应了。万历皇帝不只是答应这么简单,还亲自上阵为自己陵墓选址和设计,至于陵墓风水问题还是要交给所谓的专业人士,不过风水没有统一的规定,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一帆风顺的陵墓修建在风水上出现了一些争议。争议不休,陵墓无法开工,此时万历皇帝开始发挥了自身主观能动性,皇权在手,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陵墓类型,争论者也不再敢提出什么异议了。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万历皇帝陵寝

1584年,万历皇帝的陵墓破土动工了,皇帝的陵墓修建可是大工程,负责此项目修建的也是一些重要人物,尚书三人、司礼监太监和高级军官数人组成了修陵小组,还有首辅申时行与定国公徐文璧(徐达后世子孙,明朝的开国功臣称号是可以继承的),土木工程有明军负责,礼仪方面的问题则是徐文璧负责,申时行则负责总体调度。开弓没有回头箭,万历皇帝的陵墓建设是大事件,从未因为任何原因而停止过,即便是旱灾之年有官员建议先暂停陵墓修建,以便拿出更多资金救灾也未能引起任何的响应。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明十三陵

能够修建自己的陵墓,万历皇帝是兴奋的,这代表他获得能够与本朝历代皇帝一样的地位,只有皇帝才能专属享有的死后待遇,足以让后人不断敬仰的地位。从1583年到1585年有关记载中发现,两年半的时间,万历皇帝4次视察自己陵寝建设进度,足见其对死后的陵墓多么的重视。当然,皇帝的视察是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比方御驾出动,京城要戒严,各个重要路口还需专人负责把守,几千人的吃住问题也必须解决,还有就是不能只去看自己陵寝修建的进度,随便也要拜祭一下祖先的陵墓,否则让人笑话,因此万历皇帝视察一次,负责的官员要准备很久。如果按照万历皇帝这样的劲头,只要工程不完工,每年最起码要视察一次,这样一来官员们就受不了了,纷纷以各种事由劝诫皇帝不要出行,此时的万历皇帝已经烦透了与大臣们吵架,因此随后的几年只去视察了一次。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皇帝出巡

其实万历皇帝不只是为了去视察陵寝的修建进度,主要是他想出去转转,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由于外出的繁琐,大臣们也一致反对,彻底将一个年轻火热的心浇灭了。对于陵寝,万历皇帝之所以这么用心还有一个原因,他想与相爱的人死后也能在一起,万历皇帝陵墓的葬室有一个石床,上面留有三个位置,除了他和皇后外,还有一个位置是留给下一代皇帝生母。万历皇帝想法挺好,打算把最宠爱的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立为太子,他死后,皇位是朱常洵的,这样他就能与郑贵妃合葬在一起了。万历皇帝每次视察他的陵寝,看见为郑贵妃留出的地方,心里就暗自高兴,但现实无情地摧毁了他这一美好的想法,因为大臣们极力反对朱常洵作为太子,他最终只能委曲求全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石床上预留的位置也与郑贵妃无缘了。

万历皇帝不足20岁修陵墓,帝王想与爱妃长眠,却成了永远的遗憾

万历皇帝与郑贵妃剧照

万历皇帝从最初对修建陵寝的热爱到美好梦想的破灭,对于起初陵墓是地位的象征只是一时的满足,对于能够与相爱之人一起长眠才是长久的想法,这样的想法使得万历皇帝不到20岁就开始对自己陵寝的期待。身为皇帝,却未能完成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成了永远的遗憾,那么他的陵寝只能代表死亡了。对于生活没有任何期望的万历皇帝,也开始了终日不上朝,三十多年也未再走出紫禁城半步,也许做皇帝也有厌倦的时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