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这是史说星语的第290篇原创文章

话说,晋国百年霸业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就与楚国争霸了87年,有胜有负,有盛有衰!到了晋悼公上任之后,便开启了一系列复霸之路。周灵王三年(前569年)春,楚共王因陈叛楚附晋,进军至繁阳(今河南新蔡北),正准备攻陈。这时山戎的无终国王嘉父派孟乐至晋请和。晋悼公认为戎人无信而贪,准备攻戎。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魏绛分析当前形势说:“诸侯新附,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叛变)。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晋悼公同意魏绛的意见,与戎言和。晋的和戎,使以后与楚争霸中原时,再也没有戎狄扰乱后方。周灵王四年、六年,楚两次进攻陈国,晋都能率诸侯之师及时救陈,这对争霸战争的战略形势非常有利。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晋楚争霸,主要是争夺中间地带中原各国的控制权,其中两个关键性的国家,则是郑和宋国,尤以郑国更为重要。仅凭《左传》不完全的统计,晋楚争霸战争的87年(城濮之战至弭兵之会)中,晋、楚两国攻郑42次,平均约2年一次。在晋楚两霸的进攻下,不论是郑还是宋,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抗击这两个大国及其所率的各国联军的进攻,只好采取“墙头草”的策略。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周灵王七年(前565年),楚又进攻郑国时,郑执政大臣大夫子驷认为:现在百姓危急,应暂且屈从楚国,来缓和我国人民的苦难。等晋兵来到时,我们再听从晋国。恭敬地准备好礼物,以等待前来的国家,这是小国图生存的方法。带着牺牲玉帛,等待在晋、楚两国边境上,来接待强国而庇护自己的百姓,不受入侵者的扰害,百姓也不会疲惫,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郑又附于楚,一面派使臣去晋,说明苦衷。这说明当时的盟誓,已难以起作用了。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周灵王八年(前564年)十月,晋悼公尽起四军会鲁、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齐世子光之军攻郑。晋中军及齐、鲁、宋之军围郑之西门,晋下军及滕、薛之军围郑之北门,晋新军及其他诸侯军驻于东汜(今河南中牟南)为总预备队。郑遂附于晋。

和戎疲楚 晋国百年霸业之晋悼公的复霸之路(二)

晋荀偃建议继续围郑,以待楚军来援时与之决战。荀罃提出“三分四军”的建议。晋悼公也认识到这样连年用兵,敌我双方都将疲惫,同意荀罃的意见,将晋上、中、下、新四军和诸侯之军,分为三个集团,轮流作战,其中心意图是避免与楚军主力进行决战。因为楚虽在鄢陵之战中战败,但国力并未遭到重大损失。如果轻率地与楚进行决战,很难稳操胜券。“战而不克,为诸侯笑”,万一失败,中原战略形势必将改观。下一篇看晋国如何实现疲楚战术,使得霸业达于顶峰~

你如何看待晋悼公复霸

评论区交流一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