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宋末元初著名词人周密所著的《齐东野语》里有“汉租最轻”篇的记载,有“是知三十税一,汉家经常之制也”的记载。周密失野史记录的爱好者,是个有心人,他的著作包括《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人常说高手在民间,此言不虚,野史虽是野史,但是大多数是上乘之作,不仅补正史之不足,而且会让历史立体起来。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周密感叹从秦汉到两宋,汉代的税赋是最轻的。其实,不只是到两宋,整个封建时代,没有比汉代更轻的税赋了。汉代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个王朝,汉代奠定了其后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基础与格局,在政治与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深刻影响了后世王朝,其后的唐宋不过是它的“升级版”而已。

起源于西周的“井田制”,说到底是一种早期的粗糙的“共产主义”,大锅饭,生产力比较低下,全靠人力。先秦典籍《毂梁传·宣公十五年》里记述道:“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日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土地国有,庶民耕种,先耕完公田,再耕私田,有点像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这种制度后来实行不下去了,逐渐被废止,原因很简单,因为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变化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升冲破了既有的制度藩篱。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商鞅变法后,土地完全变为了私有,国家机器如何运作?万里长城如何修起来?这就需要征税。征税多少算是合适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几千年来,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税赋过重,则民不聊生,甚至揭竿而起,税赋过轻,则国家机器赢弱,不足以支持维持国家独立的国防力量和日常运行的官僚体系,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高明的执政者无他,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昏庸的执政者也无他,寅吃卯粮,无所作为。

汉高祖刘邦和他儿子汉惠帝刘盈治下的税率只有1/15,即6.5,到汉文帝时,税负减半,变成了1/30,3.3%,其中还有三个年头完全免税,到他的儿子汉景帝,继续遵照执行。东汉光武帝说:执行低税率是我们汉家的祖制啊!看来“文景之治”绝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完全是一个减税政策催生出来的盛世,正是基于休养生息和轻谣薄赋的国策,在秦末战乱中遭受大破坏的生产力才很快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汉代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个自夏商周以来延续两百多年的王朝,低税负是其主因之一。不仅税负低,一遇到灾荒,还予以减免,每逢皇帝登基,或遇到祥瑞之事,通通赦免,竟然还有国家贷款制度资助那些欠租的农民,我大汉焉能不兴盛起来?

但是,国家不能总基于低税赋,如此何以厉兵秣马,抵御外侮?如此何以兴修水利,治理河流?如此何以贩济灾民,扶危济困?如此何以给官员阶层发工资,发奖金?汉武帝之前,汉匈战争基本上是以汉王朝败北为结局,汉王朝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到了汉武帝,不想再忍了,但是打仗是要花银子的,不能增加税赋,银子从何而来?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汉武帝有两位理财高手,一位是桑弘羊,给汉武帝出了主意——盐铁专卖和算缗,一位是张汤,给汉武帝也出了主意——告缗。

人不可一日无盐,耕田也须臾离不开铁,此两进项被国家专营,生意当然好了,汉武帝捞了一把,可以去西域买汗血宝马了。

桑弘羊的经济新政不仅于此,他还推出均输、平准的政策,国家变为商人,参与大宗货物的交易,贱买贵卖,调剂余缺,不仅可以平抑物价,同时还增加了财政收入。他还收回了铸币权,统一币制,帝国的经济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后来他还推出捐官、酒类专营的法子,为汉武帝又挣了不少银子。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要说更天才的经济政策,非算缗和告缗莫属了。何谓算缗和告缗?缗在汉代是穿铜钱用的绳子,一缗是一千文。这个政策说得通俗点,算缗就是商人自行报税,告缗是对隐匿不报者重罚,并鼓励检举揭发,凡揭发属实者重赏。都说“无商不奸”,谁愿意心甘情愿给国家交税啊!

结果,正常的报税和罚没又给汉武帝大赚了一笔,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提高农业税的基础上实现的,看来汉武帝是以重农轻商的宏观调控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有了这些银子,其后,大汉骑兵在卫青和霍去病的率领下横扫大漠,所向披靡,汉匈战争的天平倒向了汉朝这一端,攻守之势易也。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当然,知识分子会批评汉武帝穷兵黩武、好大喜功、奢靡无度、封禅、巡游、赏赐、败家子等等,但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既要北击匈奴,保家卫国,又要与民休息,不增加田赋,不打你们商人的主意,你说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不过,汉武帝同志铺张浪费,不遵守“八项规定”,理当受到批评。难能可贵的是汉武帝同志很有自知之明,也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在征和四年(前89)下罪己沼,历数自己的不当之处,史家称之为“轮台诏”,连司马光也赞他能知错就改,所以汉朝没有重蹈秦始皇的覆辙。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当然对于桑弘羊,当时还有更“学术”的批评,就是指责朝廷“与民争利”,为此还举办了一次专门的会议,后人把它叫作“盐铁会议”。不过,《汉书》里对它的记载只有一句话:(汉昭帝六年)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酒类。

这里的“贤良”和“文学”都是汉昭帝提议让大臣推荐的能人,算是智囊吧,汉朝时还没有科举制度,不过皇帝开始有了秘书。这次会议的结果如何?只是废除了酒类专卖,其他“涛声依旧”。

汉朝是租赋最低的朝代,却铸就了盛世与强汉,桑弘羊功不可没

桑弘羊是地球上奉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千古第一人,其后的漫长的历史中,举凡要富国强兵的变法多循桑弘羊的路径,王安石也罢,张居正也罢,亚当.斯密也罢,凯恩斯也罢,要说有所不同只是版本差异而已,时下的经济政策说到底也不过是桑弘羊的3.0或4.0版吧。看看时下的经济学家吵得甚嚣尘上的“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这“盐铁会议”看来开了近两千年还没有开完啊!可惜,《史记》和《汉书》里竞都没有给桑弘羊列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