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期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以实战数据分析

日军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完全可以吊打国军十几个师,甚至几十个师!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二战期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以实战数据分析

“师团”是二战时期日军的最高军事单位,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而我们常常提及的所谓的日军甲级师团,其实就是战前就已成建制17个师团常备师团。

而这些日军的常备师团,采用的是四四制编制,下辖八个联队,包括4个步兵联队,以及独立的工兵、炮兵、骑兵、运输联队各一个。

其中,常备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满员约为3800人。如果外加上师团和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那么一个齐装满员的常备师团,其兵力就可以达到28000人左右。

日军的常备师团不仅规模大,兵员训练有素,而且还配备强大且成体系的武器配备,配有战马7500余匹、掷弹筒144个、轻重机枪340余挺、轻重火炮山炮50余门。

日军这样的装备水平,虽然比不上机械化程度更高的美苏德等西方列强的军队,但却能完胜当时的中国军队。因此,日军一个甲级师团完全可以在中国独立支撑起一场战役。

二战期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以实战数据分析

要知道,抗战时期的中国,国防水平实在是太差了。不仅兵员训练普遍不足,装备残缺,而且编制混乱。

当时的国军,一个军一般也才3万多人;一个师有时候也就8千多人,而部分地方的杂牌部队的一个师甚至只有5、6千人,而且连像样点的炮都没几门。

即便是号称战斗力最强的中央军德械师,比如精锐的88师,全师总兵力撑死也才1.4万人,只有日军常备军团一半的兵力。

二战期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以实战数据分析

所以,在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常备师团,在空军的配合下,往往能吊打国军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师;即便是一个联队,就可以追着国军一两个师来打,甚至还敢直接冲击国军一个军的防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实战

1、忻口战役,日军半个甲级师团击溃国军三十多个师

典型的如日军的第五师团,在板垣征四郎的率领下,于忻口战役中,以只剩半个师团的兵力,再在独2和独15两个旅团的配合下,以总数不到3万人的兵力,直接冲击由20万国军防守的战线,并且硬生生击溃了防守的三十多个国军师,完成了“半个师团击溃国军三十多个师”的军事壮举,并一举攻陷太原,横扫山西。

而忻口战役的最高指挥官可是阎锡山和卫立煌,这两人在当时的中国,可都是十分出色的军事将领。

2、台儿庄大捷,国军精锐六打一,也只能惨胜日本两个甲级师团

台儿庄大捷,作为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而广为人知。但这场所谓的大捷,其实却是一场惨胜。

二战期间,一个齐装满员的日军甲种师团有多难打?以实战数据分析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国军可是下了血本的,动用了多支王牌部队,共计近30万大军,甚至连老将嫡系的汤恩伯军团都出动了。指挥阵容更是将星云集,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这些都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

而客场作战的日军只有第5和第10两个甲级师团,总兵力不过5万人,中日兵力比达到6:1。然而,在如此弱势的兵力下,日军还是以2万伤亡的代价,歼灭国军5万余人。而这已经是国军在抗战初期所取得的最好战绩了。

从这些战役中,我们不难看出日军甲级师团战力之强悍。因此,八年抗战,我军打得异常艰苦,几乎每场战役都是靠血肉之躯,以及强大的意志力支撑,去阻挡日军的飞机、坦克、大炮。

可能在二战期间,能与日军甲种师团齐名的只有德军的SS装甲师,东线的哈尔科夫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的战例可以证明德军SS装甲师的强大,防守时几乎可以对抗十几倍的苏军进攻。而在苏日诺门罕战役中,当时苏军的力量也就三分之一个装甲军的力量,日军投入三个甲种和甲种以上的师团(第一装甲师),结果大败而归,那么一个早期组建的SS装甲师,就可以横扫10个左右的日本甲种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