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日本在军国主义的极端意识形态煽动下,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名号,堂而皇之地对中国展开侵略扩张,对中国百姓进行惨绝人寰的杀戮,给中华民族蒙上了不可磨灭的历史阴影。日军在华夏土地上犯下的种种罄竹难书的罪行,永远都不能使我们原谅和忘却。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侵华日军

在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一致对外,建立了中华民族统一战线。期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后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即后来我们人人所熟称的八路军,他们为抗日御敌、保家卫国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八路军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比起有“外资赞助”的国民军队,诞生于广大劳苦人民之中、土生土长的八路军,军备就要落后得多。一句“小米加步枪”,就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武器军备补给水准的艰难低下,在那时,许多战士甚至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通常都是一双草鞋加绑腿,身上的军装都打满补丁,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作战条件十分艰苦。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大刀草鞋

可就算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面对军备先进、钢盔铁甲的日寇,八路军战士也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畏惧,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术,置生死于度外,在军备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相当悬殊的情况下将日寇赶出中华大地,实在是令人钦佩。

本着“勤俭节约不浪费”原则的八路军,其提升军备的一大捷径,就是“缴械”。正所谓“一路打怪一路升级”,八路军靠着收缴日军的军备来维持武器弹药的补给,恢复了不少的元气,这些在抗日战争之中收缴的炮火枪弹,有的甚至一直沿用到了朝鲜战争时期,可以说,“收缴装备”也是八路军们的制胜法宝之一。

那么,既然可以收缴敌军的装备,为什么八路军们还是坚持穿草鞋,也不肯穿缴获的日军军靴?三个原因告诉你

日军军靴是一把“双刃剑”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军靴

鞋,放在物资充足、和平安宁的现代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何况是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抗战时期。对于参军作战的军人来说,一双军鞋的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一支军队的军备实力甚至战斗能力。因为战士们无论行军还是打仗都需要依靠一双军鞋来保护自己的双脚不受伤害,以维持良好的作战能力。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日军

抗战时期的日本,因为明治维新而大力发展工业,进行现代化的军事武装建设,还向西方学习军事制度和军事装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不仅能造出战舰机炮这些大型军事武器,在软实力制造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优势,这才逐渐膨胀起了发动侵略扩张的野心。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昭和五式军靴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的军靴制式是昭和五式军靴,日军称之为“编上靴”,而八路军们则称之为“黄皮鞋”“红皮鞋”。这种军靴做工极其精湛,用料也十分优良,全鞋都是选用上等牛皮制作而成,为了增强防水性能,鞋面都是采用翻毛外观,坚固耐磨,还十分保暖,唯一的缺陷就是不防滑。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穿军靴的日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在鞋底还嵌入了防滑铁钉以增加摩擦力,走起来踏踏作响,形象地被称为“鬼子的铁蹄”,给许多抗战时期受苦受难的中国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昭和五式军靴凭借着优良的做工和材质,能对双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非常有利于长期远距离行军作战。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太过笨重。据抗战老兵回忆,由于鞋子太过笨重,往往会导致日军爬山的行军速度减慢,不利于在山地之中灵活作战,使得日寇屡屡遭致八路军游击突袭,苦不堪言。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日本士兵与军靴

同时,这双军靴造价不菲,将近普通日军士兵月薪的一半之多,除了第一次发放是免费的,后面弄坏了可都要自掏腰包。因此,许多士兵都会格外爱惜自己的军靴,在渡河时都会特地把靴子脱下来避免打湿,使得行军速度进一步降低。

综合来看,虽然抗战时期的日本军靴确实能很好地保护好双脚,行军也能够走得更远,但是它的笨重和不菲的造价也无形之中降低了作战和行军的灵活性。而这也是八路军们“嫌弃”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八路军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灵活性”。很多战士都十分擅长搞游击突袭,要在各个地形之中来回穿插灵活作战,一双笨重的军靴怎么能够满足八路军战士的作战风格呢?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日军过河换鞋

不仅如此,八路军也没有任何机械化部队,行军只能靠双脚走,不像日军可以靠卡车船舶来运输。在八路军漫长跋涉的行军过程中,一双笨重皮靴所消耗的体力也比穿草鞋消耗的体力要多得多。而且,八路军的粮草补给也十分有限,往往不足以补给皮靴所消耗的体力。所以,八路军才宁肯穿草鞋也不肯穿皮靴,关键时刻靠草鞋省下来的体力说不定能够保命。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草鞋

再者相比于日军军靴,许多八路军战士们穿的自制草鞋,十分轻便,成本低廉制作简单,随地取材就能制作,能够不断进行补给,烂了还可以编一双。但是,草鞋的缺陷也十分明显:磨脚且不坚固,很容易就穿烂,对双脚起不到太大的防护作用。

因此,许多战士都会随时收集很多破布条塞进草鞋来进行填充,来让自己的脚穿的更舒服一些。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战士因双脚防护不当,打满血泡、伤痕累累,战斗力大大削弱,最终不幸牺牲。而从这里我们也可见当时八路军战士作战条件的艰苦和辛酸。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八路军编制草鞋

看到这里一些人肯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这个时候,选择穿上缴获的日军军靴来对战士受伤的双脚进行防护,岂不是能够减少八路军战士的伤亡率吗?可惜,现实往往没那么简单。

日军军靴并不是随处可见

首先,缴获的物资看似丰富多样,实际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根本分不到多少。尤其是到抗战中后期,经过长年征战,日本财政耗费了大量的军费,且国内也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致使经济日益萧条,物资补给愈发捉襟见肘。

为了维持充足的武器弹药和炮火开销,日军开始从后勤工作偷工减料,造价不菲的军靴就是其开刀对象,先是将其材料缩水,又是将其数量减少,从人手一双到只有精锐部队才能配发,普通士兵只能穿梆硬的胶鞋。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八路军缴获武器

因此,能被八路军缴获的日本军靴更是少之又少,更不可能做到平摊给每位士兵。对于善于团结的八路军来说,“要么人人都有,要么人人没有。”“不搞特殊,不搞差距,一视同仁”的观念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如果一个战士穿皮靴,其它战士没有,那不利于军内团结平等的理念氛围,自然也不会被八路军战士们所接受。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其次,由于军靴有尺码区分,并不是随便一套就能够合脚的,再加之当时的日军普遍个头矮小,鞋子尺码相对也小。所以,即便是八路军战士接受穿上日军军靴,也很难遇上能够合脚的,而且那些不合脚的皮靴基本没有什么改良的空间,强行穿着反而会增加磨脚的可能性,因此就更没有留下皮靴的必要了。

日军的军靴是“鬼子的铁蹄”

日本军靴除了笨重量少导致八路军不爱穿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象征性。在八路军的眼中,有着“鬼子的铁蹄”之称的日军军靴,象征着日本对中国土地的侵略。一向对日寇深恶痛绝的八路军战士,自然也不屑于穿着日寇的军靴进行作战,在他们看来,穿着日寇的军靴去打仗,无疑于是帮助日寇践踏中国的土地。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同时,在许多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日军的这双军靴也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阴影:日军军靴上的防滑铁钉,就成为了这些侵略者暴行之中十分常见的一个细节。在著名抗战题材小说《苦菜花》之中就提到了这样的情节:“鬼子们看着这老头子,嘿嘿冷笑几声,接着抬起带铁钉子的翻毛皮靴,狠狠地踢了他一顿。”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日军暴行

一些受日寇暴行迫害的幸存者,在回忆起日寇的暴行之时,也胆战心惊道:“路过我身边的一个鬼子,他认为我精力分散,干活没劲,就照我腿上狠踢一脚,他那翻毛皮靴的掌钉,挂烂我的裤子,踢得腿上鲜血直流,双腿着地。”

八路军为什么总是穿草鞋,并不穿缴获的日本军靴?涉及到三个原因

抗日战争

日寇的这双“铁蹄”,象征着中国被欺辱侵犯的惨痛历史。因此,对于八路军来说,他们宁愿穿草鞋也不愿意穿“鬼子的铁蹄”。最终,艰苦作战的八路军战士硬是凭借着一双简陋的草鞋和顽强意志,将穿着“铁蹄”的鬼子赶出了中华大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