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谦益和柳如是
史可法
史可法和钱谦益,这是一对完美的对比,
史可法,抗清名将
钱谦益,降清贰臣
史可法宁死不投降,被称为文天祥第二
钱谦益一句水太凉,遭世人贻笑数百年
以我们现在的价值观看去,毫无疑问,史可法是英雄,钱谦益是狗熊,
但是把视角转换一下,你了解这两个人背后的故事吗?
先说钱谦益,钱谦益最出名的就是他那个留名千古的老婆——
柳如是
其次则是他那句史书上出了名的典故“水太凉”,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人士,和吴伟业、龚鼎孳两人并称江左三大家,身为读书人,国家存亡之际,更应明理,当柳如是拉着他要跳井殉国的时候,钱谦益竟然说出了一句,“井水太凉”,柳如是气愤万分,当即要跳井求死,被钱谦益死死拉住,
此后,钱谦益投降清朝,并出任礼部侍郎,
钱谦益的人品向来为人不齿,在当时,士大夫出入青楼是无伤大雅的,但是一个60岁的老头子把一个青楼女子明媒正娶回家,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容忍的,即使钱谦益是有声望的官员、读书人,这事他的私德问题;
国亡之际,一句“井水太凉”就成了苟活的理由,降清之后更是出任官职,这是不忠,
百年来,钱谦益无疑是我们的唾弃对象。
再说史可法,提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了解一下他的事迹,你会发现他真的担的上这些荣誉,
明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史可法就像一个缝补将,四处平乱,试图为大明朝续命,然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吊死煤山,史可法并不灰心,他拥立福王为帝,官至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1645年,清军围攻扬州,史可法选择坚守城池,无奈势单力薄,最终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
死后,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南明朝廷谥之为
“忠靖”
,清朝的皇帝乾隆追谥他为
“忠正”
,自己人和敌人都非常的敬重这位名将,
但是史可法死后,他所守护的百姓是怎么样的呢?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清军的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
“扬州十日”
,此后在扬州附近地区还有
嘉定三屠
、
昆山之屠
嘉兴之屠
江阴八十一日
等等,史可法的抵抗,恰恰给他要保护的人最大的伤害,
民族气节和生命,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史可法选择气节,得到的是死亡和身后百姓的死亡,
钱谦益选择了生命,结果如何?
城破之日,一直被钱谦益骂作是“狗”的“奸臣”
马士英
壮烈殉国,一直夸夸其谈
爱国守节
的钱谦益举着小白旗,领着一群南明的官员来到清将多铎的马前投降了,
南京安然无恙
此后清军发布“剃发令”,老百姓反抗情绪很大,钱谦益早上出门说“头皮痒痒”,中午回来就顶着个辫子头回来了,当时还有人作诗送给他,
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放弃了气节的人反而过得很安逸,只要脸皮够厚,
那么如果你是这两种人,你会怎么选择呢?
是愿意誓死抵抗,即使身后百姓要被屠杀,
还是选择投降敌人,苟且偷生?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此时此刻,“二者不可得兼”,你会怎么选?
亦或者,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大明朝亡了,大清朝来了, 你会怎么选?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