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封感谢信的背后:93岁高龄患者面临的两场“考验”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下这段发自肺腑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很通顺,但所表达的意思正确无误,因为一切都来自心坎里……”近日,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这封信是患者家属特意手写送来,感谢的是两场难度并不大的手术。但,手术对象是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这对医师和患者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一封感谢信的背后:93岁高龄患者面临的两场“考验”

正在进行手术的欧光信(左一)。

高龄患者手术难度大

2021年初,93岁高龄的朱女士在外地游玩时不慎摔倒,在外地医院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拟进行手术治疗。但当时发现凝血时间延长,并考虑到患者高龄,手术出血多,风险比较高,所以进行保守治疗。

经过8个月的保守治疗,朱女士只能在助行器辅助下勉强移动,无法下地行走。2021年8月,朱女士突然出现胸腰背部疼痛,翻身和起身时就会疼痛发作,随即前往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经诊断,朱女士患有骨质疏松伴胸、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陈旧性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骨不愈合和骨不连,同时还有严重骨质疏松和凝血时间延长。

主管医生欧光信介绍,骨折手术难度本身不大,但高龄常见的基础疾病在手术期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即使无相关基础疾病,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及全身脏器的功能衰退,对手术、麻醉的耐受性及抗打击的能力减弱,也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

同时,高龄患者麻醉常选择腰硬麻醉,也就是俗称的“半麻”,这种麻醉方式无需行气管插管,对患者的肺脏影响较小。但该患者凝血时间延长,容易出血,由于担心硬膜外血肿,无法行腰硬麻醉,且凝血时间延长,亦会导致术中和术后出血的风险增加。高龄老人由于担心脏负荷的问题,不敢过多补液,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

多学科协作

考虑到患者高龄,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经科室讨论,该患者手术分二期进行:首先行胸12、腰1经皮椎体成形术(局麻下完成);二期再考虑行右侧半髋关节置换术。

据介绍,在一期胸12、腰1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腰痛明显缓解。针对二期手术,医院启动多学科合作模式,术前请麻醉科及血液科及ICU医师联合会诊。

血液科医师提出,该患者凝血时间延长,但尚不构成手术禁忌,术前备好悬浮红细胞和血浆,血浆内富含凝血因子,若术中发现该患者容易出血,输注后可起到提高凝血功能的作用。

麻醉科医师提出麻醉采用插管全麻,术中可将血压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适当补液,维持患者循环的稳定。ICU医师备好床位及相关抢救准备,万一患者术中情况不好,可做好随时救治的准备,作为后备力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手术后第3天,朱女士便可助行器辅助下行走。

“每次查房,朱奶奶都给我们竖起大拇指,露出笑容。”欧光信说,每当这时,他心里都有一种很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毫不夸张地说,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奇迹。”感谢信中写道。

一封感谢信的背后:93岁高龄患者面临的两场“考验”

患者家属手写的感谢信。

重点专科技术高

据了解,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轻微外力(咳嗽、打喷嚏)甚至没有明显外力作用下即发生的骨折。

数据显示,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年接收将近50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约300例,手术效果良好。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为广东省重点专科,在2021年度荣登非大湾区第三届“广东医院最强科室推荐榜单”。自1982年独立建科,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骨科界知名科室,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含博士4人,留美博士后1人),年手术量近5000台。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在粤北地区率先开展“脊柱内镜微创技术”,创立脊柱微创中心,开展了“脊柱内镜下融合术、颈椎、胸椎内镜手术”,可全方位运用“脊柱微创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相关疾病,手术微创率达到70%。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提醒:手术对于患者不是治疗的终结,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骨质疏松患者平素可喝牛奶,晒太阳,适当运动,均衡饮食,避免摔跤。同时,还需使用抗骨质疏松的一些药物,抗骨质疏松亦不仅仅是“补钙”,术后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全媒体记者】叶志强

【通讯员】杨莉

【作者】 叶志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