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欢迎大家来学习《道德经解密81讲》!

我之前组织过很多有关《道德经》零散的文章,而这次,将会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做一个思想上的提升,系统地谈《道德经》。能让大家全面、系统地学习它。

希望你能有所收获,今天讲第一讲,请您阅读。

生活中,自己的失败和平庸,旁人的成功与得意,无时无刻不在给自己施加压力,让自己活得越来越累,对未来感到越来越迷茫。面对这种情况,让人不免一声叹息:“要怎样才能让自己不这么累呢?”

很多人以为累是因为获得的还不够多的缘故,于是越累越要加班,越要赚钱,结果不仅透支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内心也更加焦虑,痛苦。新闻上那些工作中忽然倒下或者忽然崩溃大哭的人,大多都是这个原因导致。

其实,我们之所以累,并不是获得还不够多,自然界的规律告诉我们,一个东西下沉,是因为自身太沉重。我们的内心也是如此,一个人感到累和迷茫,是因为自己的思想负担太沉重。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少则多,多则惑”。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相信你的人生会因此大不一样。

01

删减对自己无益的想法,是生活最好的方式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指出:“少则得,多则惑”。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要求得多了就会迷惑,要求得少了反倒会获得。

曾经有一群研究生曾向心理学家请教:您怎么解释“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呢?心理学家微笑着不说话,而是进房间拿来各种各样的杯子,然后说:“先喝水吧!”

等研究生们都喝完水,心理学家这才正面作答:“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杯子的时间比喝水的时间还长!其实,这就是人之常情,谁都想拿好看一点的杯子,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水杯,杯子的好坏,并不影响水的质量。”

最后,心理学家解释道:“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把心思用在了选杯子那样琐碎的事情上,烦恼自然而然就来了。”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很多人之所以活着特别累,就是把人心想得太复杂,把事情的方方面面考虑得太多了,总是处心积虑地提防着别人,或者去猜想别人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这样的人其实生活得特别的无意义。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例如:老板今天可能只是因为家庭问题比较烦躁,对自己有点冷淡,自己就觉得老板要炒自己鱿鱼,工作都提心吊胆;赚了几万块,买了辆车开一开很开心,而赚了几十万心态却变了,既想买房又想买车,还担忧装修钱不够,晚上为此愁得睡不着……

想得多了,自己反而会因为这些琐事生出许多复杂且没意义的想法,徒增烦恼。著名主持人金星就曾在一个演讲里说过:“人们特别容易想太多,从而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搞得复杂,其实这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烦恼,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减法。”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人生短短数十年,当我们行将就木的时候,回首才发现自己这一生每天都在为了一些没有意义或许根本不存在的问题而担忧,活得这么处心积虑,完全没有感觉到生活的快乐,这多么不值得呢?

当然,有时候也不排除自己担忧的可能是真的,但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总会来,提心吊胆也没用,不妨放平心态,等事情来了我们再想办法解决,没来就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感到消沉时,试着做减法。像负面的、焦虑的、担忧的、恐惧的,这些想法都是没意义的,通通删减掉。

如果控制不了总是乱想,那就找事情做,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就没有时间胡思乱想。比方说,可以跟朋友去吃个饭,散散心,或者陪陪家人孩子,这都比自己干呆着想这想那有意义得多。

02

持续专注在一个点上,是成功的捷径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句话告诉我们,简而再简、约而再约,“道”便显露出来。老子认为,求“道”的过程是一个华去而朴存的过程,大味若淡、大巧若拙,这是至理。

很多人的成功之路走得很艰难,就是因为自己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选择太多,不知道选哪个好,相当于没有选择。

以前我就认识一位创业者,他来自互联网行业,因为抓住了互联网兴起的风口,事业初有成就,但今后怎么发展呢?这位老板的想法特别多,少儿教育平台想做,游戏平台想做,培训平台也想做。

后来因为投入研发特别大,收益又很低,坚持几年后,公司支撑不下去了只能缩减公司规模,一切努力又成了浮云。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这种人在生活中特别多,尤其在创业的人群中,今天感觉可能互联网发展好,他想做互联网;明天看服装行业有赚头,又转头过去做服装生意。

这就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差不多,没有在一个行业里长时间沉淀,没有积累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经验,那么就很难在其中脱颖而出。

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功的人,都是持续专注在一个点上获得了成功,例如:王羲之专心练字成为了书法家,徐悲鸿一心画马成为了画家,华罗庚痴心研究数学成为了数学家……

这正如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所说:“不一于汝,而二于物”,人做事心要专一,才不至于被突然事变所左右。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我们如果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感到迷茫,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那就删繁就简,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

比如认准了要干媒体行业,就一心一意投入进去,每天要干什么,要学习什么,弄个规划书,每天准时去干。

或者闲暇之余钻研一下书法,每天回家就写一两个小时的字,了解一下书法圈子的典故和知识。一心扑在这里面,就会培养成兴趣。

《道德经》解密:感到迷茫时,要给心灵减负,给人生做减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激发自身的潜能,还能够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因为自己某个阶段的成就而产生极大的成就感,感到快乐,从而不再迷茫,也不会感到心累。

总之,人生的痛苦迷茫往往源自于内心,给自己的内心做做减法,才是快乐的真谛。最后祝福大家都能够心无挂碍,每天开开心心的做事,简简单单地生活。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