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大宪章》的诞生

在我国南宋时期,英国迎来了金雀花王朝,开创者亨利二世骁勇善战,在他统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英国打造了一个强权的政权,为之后金雀花王朝300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基础。

亨利二世去世之后,迎来了“狮心王”的理查一世统治时期,这位理查一世和他父亲一样,非常英勇,据说有一次大战回来不小心被俘了,因此被关在一个狮子笼里,理查一世不但杀死了狮子,而且把狮子的心脏给掏出来,因此得到狮心王的称号。

可是当亨利二世儿子约翰继位之后,他却成了失地王,在法国的领土相继都失去了,而且为了把失去的土地抢回来,就开始向贵族征收更高的赋税。在亨利二世和理查一世时期,45年时间里,政府才征收了11次税,而约翰在执政16年时间里,共计征收11次。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英国征税相当于入股,当向外扩张,获得收益的时候,这些贵族能够分享战争的成果,可是约翰对法国的战争却总是吃败仗。战争的失败,也就意味着投资的失败,怒气冲冲的贵族们联合起来,准备找约翰理论,这些贵族们拿出了亨利一世时期签订的《加冕宪章》,要求约翰按照契约,不得擅自向贵族征税。面对贵族的逼宫,约翰只能认怂。

为了寻求教皇对自己的支持,约翰决定参加教皇组织的十字军东征,可是贵族们却不同意这项决定,于是在1215年6月,在米尼兰德举行修宪会议,贵族们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提出了63条意见,要求约翰王签字,这就是历史上的《大宪章》。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大宪章》的拉丁文原文一共3千多字,一共63条。大宪章的绝大部分条款都在19世纪的时候废除了,只剩下三条,现在还留着:

1、不得侵犯教会自由;

2、伦敦以及其他城市均享有自由,比如金融特权等;

3、未经公正审判,不得监禁臣民,不得剥夺他们的土地和自由等各项权益。这条限制了国王干预司法的可能,也是最早的司法独立的雏形。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大宪章》被反复确认的过程

英国国王为何不能像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或者像朱元璋一样,诛杀功臣呢?

首先英国采取的是封建领主制,在这个体制下,国王是最高的封建领主,国王把土地封给下面贵族之后,这些贵族留下一部分,继续再往下分,因此形成了新的封主与封臣的关系,那时候流行一句谚语: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些国王对下面的封臣是没有管辖权力的。

而中国自秦国之后就采取了郡县制,就是中央派官员去接管地方,这些官员不能把职位传给子孙,随时可能被调动,甚至是免职。

因此这些大贵族实际是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这些贵族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保障自身的权益,他们想的是如何能够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长久的利益。那么这一纸契约真的能起作用吗?如果真的能起作用,英国也不会有那么多制宪革命了。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在《大宪章》签订不到一个月,约翰国王就写信给教皇,请求教会的支持。和中国不同,欧洲的世俗权力没有那么强,而神权在中世纪是具有约束力的,如果给某个人开除了教籍,此人不但不能上天堂,而且也是失去世俗权力的合法性。

虽然教皇也不喜欢约翰,但是想着要进行十字军东征,于是出来替约翰站台,痛斥英国贵族的忤逆行为。迫于教皇的压力,英国贵族不得不应战,但是他们此时偷偷写信给法兰西王子,邀请他来英格兰担任国王,顶替约翰。

约翰于是组织起雇佣军对抗贵族,整个王国陷入分裂,罗马教皇此时也站在约翰一边,开始威胁贵族开除他们的教籍。面对教皇的压力,这些贵族纷纷投降,实际上第一次签订的《大宪章》是无效的。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约翰去世之后,是他的儿子亨利三世继位,为了稳定国家的局面,亨利三世重申了对《大宪章》的遵守,以换取贵族们的支持。后来亨利三世想要收税,贵族们就搬出了《大宪章》要国王重申,不能干不利于大家利益的事情,所以《大宪章》在一次次重申当中不断被确认,在亨利三世在任的50多年时间里,《大宪章》被确认了近十余次。

那么是不是每一次拿出《大宪章》国王就会服软呢?到了爱德华三世这里,就不好使了。爱德华三世能征善战,在对法国的战争当中,取得了无数土地与财富,所以虽然大家也拿出《大宪章》,但是如同形同虚设,因此此时爱德华三世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当国王能征善战,特别强势的时候,《大宪章》根本就没有效用,而如果国王势力比较弱,需要这些贵族帮助的时候,国王就会拿出《大宪章》以获得这些贵族的支持,一旦情况好转,《大宪章》又会被抛在一边。任何事情经不住重复,例如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故事不断对后人重复,因此就成为我们共同信仰。在之后每位国王加冕的时候,都会拿出《大宪章》进行确认。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历史来到17世纪,由于伊丽莎白一世没有成婚,因此她去世之后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家族继承了英格兰王位,英国进入斯图亚特王朝时期。

斯图亚特王朝从詹姆士一世开始就主张君权神授,大肆收税,英国数百年来国王与贵族的默契被打破。而且此时资产阶级也逐渐发展起来,通过圈地运动,发展毛纺织业,成为当时社会当中一支重要力量。现在国王征税不仅面向贵族,还有这些资本家、商人,这时候大家又把《大宪章》搬出来,重申国王不能剥夺任何贵族、教会以及市民的财产,而且还把范围扩大了。

英国的哲学家约翰·洛克甚至提出那句著名的: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风能进,雨能进,但是国王不能进。”所以国王不能任意逮捕关押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如果国王违背了这项契约,那么民众就可以拿起武器反抗他。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到了查理一世时期,这项条款又被解释为,全体英国人都可以拿起武器对抗王权,因此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被历史称之为无头查理。这个时候《大宪章》被赋予了时代精神,成了全民反对专制的旗帜。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大宪章》因此被重新解读,并固定下来成为君主立宪制。此时《大宪章》不仅仅是英国的宪法,而且是欧洲人民共同遵守的契约。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大宪章》对世界的影响

17世纪初,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当时英国国王规定,殖民地可以自行制定法律,只要符合英国宪法就可以,因此《大宪章》成为殖民地法律条款中的一部分。后来殖民地在立法的时候,也参考了《大宪章》。

到了北美独立的时候,殖民地人民又把《大宪章》用到反抗英国人统治的过程中,例如英国王室不能随意征税,他们认为英国人违背了《大宪章》。马萨诸塞州在起义的时候,甚至一手拿着剑,一手拿着《大宪章》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当美国独立之后,《大宪章》更是成为美国立法的基础,根据记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819年第一次引用了《大宪章》,截止到1991年,美国联邦法院、州法院引用《大宪章》超过900次。为了表达人们对于《大宪章》的崇敬之情,1957年,美国律师协会在《大宪章》签订的旧址上,修建了一个纪念亭。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大宪章》除了美国人的推动,而且也随着英国人的向外扩张,影响力也逐渐扩大。从北美到澳大利亚,再到非洲,南美洲等,《大宪章》成为一种精神符号。比如印度独立的时候,就把《大宪章》当做立法的基础,南非曼德拉在接受庭审的时候,也引用了《大宪章》,宣誓南非的主权。

到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在弹劾尼克松的听证会上,还在重申《大宪章》,2015年在《大宪章》诞生800年之际,这份文件还在全球巡展。

一部英国人的《大宪章》,为何被美国立法院引用900多次

从英国制度建立,或者说制度精神形成的角度来看,与其说《大宪章》本身有多重要,不如说此后几百年一些英国人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才是真正重要的。欧洲人把《大宪章》作为制度精神的源头,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宪章》的内容。它里面包含了一些对后世非常重要的原则,比如强调制度,限制权力等,这些精神在不断重复强调下,成为我们现代的制度精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