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1947年10月,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东北鸡冠山却有一名穿着军服的国民党少校,大摇大摆地走在河边。河对岸就是东北民主联军的防区,因此他还没走几步,就被巡逻的人发现了。没想到居然有国民党少校,不带人、不带武器地来到解放军的防区,抓获他的士兵们颇感意外,但还是决定把他先送到改造所里。

可是这位少校却看起来泰然自若,一点也没有被抓获的惊慌。只见他笑咪咪地对几位解放军战士说:“你们快去告诉首长,就说我是902,首长肯定会见我的!”抓捕他的战士们听了都不明所以,谁都不知道这个“902”指的到底是什么,一位战士狐疑地问:“你是什么来头,我们首长怎么能让你这个国民党随便见呢?”少校笃定地说:“你们告诉首长我是902,中央情报部可以查到我的身份。”几名解放军听后,面面相觑,这连中央都搬出来了,看来真的有内情。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赵炜

他们决定先把他交给连长。但是见到连长后,这位国民党少校依旧坚持要见最高长官,重复着“我是902”这类的话。连长无奈下,先把这件事层层上报,最终辽东军区的司令部也知道了。当时担任军区政委的,正是陈云,他听说此事后,竟然让部下赶紧把这位奇怪的少校,送到他的司令部。二人见面后,非常熟络地聊起了家常,好像认识很多年了一样。这个国民党少校究竟是谁?为什么连陈云都认识呢?

原来,这名解放军少校叫做赵炜,而他的经历,堪称传奇。1919年,赵炜出生于河北的一个贫困家庭中。由于家境不好,他很小就出去四处闯荡,目睹了日军的残暴,也激发了他抗日救国的决心,于是,他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决定参军报国。由于他所在的补充团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完全和赵炜参军的愿望相反,这让他很失望。呆了一段时间后,赵炜实在受不了沉闷的气氛,和同学一商量,干脆偷偷跑到陕西,投奔在他们学生时期的队长,却因为擅自离队被狠狠训斥了一顿。

无奈的赵炜只能回到了原部队,但是此时他已经丢掉了工作。最后他辗转来到了河南第五司令部,找到时任第五司令部绥靖部的参谋朱建国,他们也是多年旧相识。赵炜本来打算去西北军,但是被朱建国劝住了,介绍他来了自己的绥靖部,就是专门对付共产党的部门。虽然此时国民党名义上国共合作,但是却到处提防共产党,这里有很多缴获的宣传材料,介绍共产党的思想。朱建国在工作的闲暇时,经常找到赵炜聊聊局势,也包括这些有关的共产党书籍。接触得多了,赵炜渐渐地被这些理论折服,从心里接受了这些理论。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陈云

后来他才知道,这都是朱建国有意安排的。朱建国接受共产党要比赵炜早,他看中了赵炜的能力,便通过这种方式,想让赵炜也深入了解到共产党的理念。抗战结束后,朱建国被国民党调往沈阳任职,他在赴任前特地找朱建国见面。此时的朱建国已经加入了共产党,但他明面上的身份,还是国民党参谋。朱建国向他坦诚了自己的身份,并问道:“你愿不愿意帮我们传递情报?”赵炜笑着说:“我早就在等这一天了。”

1946年的北京,经朱建国引荐,认识了地下党员“石坚”。赵炜回忆道,这位李克农手下的大将,外表没什么特别的,打扮地看起来像个商人,中等身材。赵炜告诉石坚自己想要去延安,但石坚劝他留下来搞情报工作,经过一番长谈,赵炜接受了石坚的建议。之后两人又见了几面,石坚详细交代了具体的工作,并告诫赵炜:身份必须严格保密,谁都不能告诉,包括自己的家人。

有一次两人接头约在了宣武门澡堂子,洗澡时石坚脱掉衣服,赵炜看到他身上布满了伤疤,问道:“这些伤都是怎么来的?”石坚说:“之前我在上海做特务时,被国民党逮捕,他们为了让我出卖情报,拷打的我。”随后石坚一个个的讲述,这个伤疤是被烙铁烙的,这个伤疤是被鞭子打的.....赵炜非常震撼,他暗暗发誓,以后如果自己被捕,也要向石坚一样坚贞不屈。经过几次见面后,石坚把赵炜的情况上报李克农,虽然赵炜没有入党,但李克农为他批准了代号“902”,赵炜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的情报员。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1947年,赵炜已经升任了国民党的参谋,每天赵炜都要在地图上,标明国民党最新的驻军情况,每月还要负责编写驻兵表,由他印发给长官部师级以上部队,这些完全绝密的信息,都被赵炜源源不断的送给了共产党,为解放军的作战提供了重大援助。

1947年3月,地下党员袁泽来到沈阳,联系上了赵炜。第一次见面,赵炜就提供了事关重大的消息:国民党第四次进攻辽东的详细作战计划。这是赵炜第一次传递情报,他给袁泽画了一份详细的示意图,还用明文写了作战部署。后来赵炜回想起这次任务,心有余悸的说:“当时没有经验,也不会用密文,就这样传递这么明显的情报,万一被发现了,我和袁泽都跑不了。”这次情报顺利地送到了组织上,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赵炜作为地下党的时期,最大的功劳便是一个“假命令”。当时,杜聿明下令国民党13军调往沈阳,准备在临江与解放军作战。赵炜知道后想要摸清具体部署,于是他接口看望老朋友,登上了13军司令部的车。一开始,赵炜找老同学聊天,还没讲上几句,一旁的13军军长石觉突然站起身责问赵炜:“你是什么人?谁让你上车的?”赵炜向他行礼,恭恭敬敬地回答自己是司令部的参谋,来看望老同学。但是石觉依然厉声呵斥到:“你快给我下去!”赵炜和老同学都十分尴尬,但鉴于对方是军长,再加上赵炜不想暴露,赶忙下了车。好在赵炜搞清楚了具体行动时间,也不算白来。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李克农

赵炜回到参谋部后,立马写了假命令,命石觉军长加快行军速度,强攻兰山制高点。其实赵炜早就知道,解放军在兰山早已布置好阵地,就等着国民党瓮中捉鳖。由于赵炜平时就负责各种电报命令的起草,再加上战场命令繁多,管理混乱,因此他拿着假命令找到直系上司签名时,他的领导也没有多问直接签了名。就这样,这份由赵炜一手编造的假命令,竟然通过了国民党的层层审批,成了一份真命令。

石觉率领13军依照命令行军,在进入兰山阵地后,果然被解放军一网打尽,遭到重创。石觉多年后还在回忆录里痛批杜聿明瞎指挥,强令改三路纵队为两路纵队进攻,13军还来不及休整,刚到前线就被命令进攻,增援也不及时,导致两个师被全歼,被俘8000多人。而石觉率领的13军是国军主力,赵炜的这则假命令导致了整个东北战场的局势逆转。这次战败,让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彻底灰飞烟灭,从原有的进攻方,不得不转为防守方。此战之后,国民党再也无力发起进攻,而我军的战力却不断壮大,掌握了东北战场主动权。

此战失利后,蒋介石把杜聿明狠狠批了一顿,杜聿明无缘无故挨了顿臭骂,愤怒地回去要查出来是谁下的命令,就查到了赵炜头上。但是因为电文上有各级领导的签字,连参谋长都有,赵炜又咬死说电文通过了审批,是完全合规的,自己只是负责发出去,这事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青年时期的赵炜

但赵炜并没有放松警惕,一段时间后,他照旧去秘密联络点会合,但刚到门口,发现窗帘全是紧紧闭着的。赵炜心下一惊,这是出事了的意思,他立马折了回去,冒险找到另一位潜伏的地下党打听情况。原来是有一位叫做沈秉权的地下党被捕,还搜出了一张由赵炜绘制的军事图。赵炜大吃一惊,这意味着他随时会有可能暴露,赵炜决定前往北平打听一下,才得知当年介绍自己进入地下党的朱建国被捕了,另外也有十几名情报人员也被逮捕。

赵炜赶紧找到石坚曾经告诉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联络人王啸。说明来意后,王啸叹口气道:“北平出了大事,地下组织被破坏了。”赵炜震惊不已,他们约定第二天见面详谈,但次日赵炜到王啸家时,发现外面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走来走去,他感到不妙,赶紧离开了。赵炜不知道的是,北平发生了连蒋介石都被惊动的“电台案”,北平秘密情报站的站长被抓获后投降,供出了全国多地的情报站,损失惨重,连石坚也被捕了。但由于赵炜并不知道情况已如此严重,他惦记着在沈阳的工作,还是硬着头皮踏上了回沈阳的列车。

1947年,国军一少校被俘,大喊“我是902”,陈云亲自出来接见

但赵炜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回到沈阳后先给单位打了电话,没想到接电话的科长一听是他,语气变得十分激动,连声催他:“你回沈阳了?赶紧回来上班吧!”赵炜谨慎地推辞到:“我坐了几天几夜的车,身体有点不舒服,在我未婚妻这里歇一下呢。”挂完电话后,他又来到沈阳城区,找了一家公共电话向未婚妻家中拨去,没想到接电话的竟然是科长。看来一定是出了问题,赵炜赶紧说自己去了医院,随后立刻前往妻子的单位,可是她早已下班回家,没有见上面。

赵炜思虑良久,认为自己已经暴露,必须要离开这里。他沿途一路向城外走去,路上碰到两个国民党士兵对他盘问,赵炜整了整身上的军装,泰然自若地答道:“我是52军随军参谋,来查看地形。”那两位国民党士兵立刻回了军礼,还找了船把他送过河。过河就是解放区,赵炜顺利地回到了组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在情报部门工作,1981年退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