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在中国诗歌史上、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巨大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运动”后,像他这样在许多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不多,可以称之为奇才。

或许是人无完人,郭沫若在感情上,却有点“渣”。在父母的包办婚姻下,他娶了张琼华。享受了五天新婚生活后,郭沫若离开家,到日本留学,妻子被抛弃。他在日本留学期间,认识了一个日本女孩,与她同居,生下四子一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不辞而别回到国内,那个女孩也被抛弃。回国后,他认识了于立群,两人结婚生子。
被郭沫若抛弃的日本妻子,名叫佐藤富子,出身于日本望族。佐藤家族是仙台地区有历史的武士大家族,明治维新后,富子的父亲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成了一名牧师。富子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信奉基督教。21岁那年,母亲没与她商量,就给她订了亲。富子知道后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家出走,来到东京圣路加病院当护士。她没想到的是,在这里开始了自己浪漫又苦涩的异国恋。
1916年8月,22岁的富子偶然认识了郭沫若,当时他在冈山高等学校攻读医科。郭沫若写给富子的第一封信里说:“我在医院门口看见您时,立刻产生了像是看到圣母玛利亚那样的性情。你的脸放出圣光,你的眼睛会说话,你的口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你!”由于郭沫若在冈山,富子在千里之外的东京,两人便通过书信表达自己的心意。短短四个月,两人连续通信40多次,但两人一直以兄妹相称。不久,富子被郭沫若写的爱情诗俘获,毅然辞去了医院的工作,到冈山与他同居,郭沫若还给她取了一个中国名字——郭安娜。
两人的结合,遭到了安娜家人的严厉反对,基督教家庭断然不允许她和一个华人青年同居,加上郭沫若当时还只是一个穷学生,佐藤家族坚决不同意这段感情。但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安娜,不惜与家族断绝关系,也要和郭沫若在一起。这段不被家人祝福的婚姻,注定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1918年,郭沫若考入九洲帝国大学,安娜为了让丈夫学业有成,包揽了所有家务活,她从一个富家小姐,变成了一个要为柴米油盐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两人付不起昂贵的房租,不得不经常搬家。郭沫若拼命写作译书,养家糊口,两人仍然着清贫的日子。没有父母的亲情关怀,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了孩子后,生活更艰难。即使这样,安娜依然跟着郭沫若同甘共苦。
日本全面侵华后,郭沫若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因安娜是日本人,他选择了不辞而别。日本当局知道这一消息后恼羞成怒,对郭沫若的住所进行彻底搜查,拿走了他大量书信和书稿。不久,又逮捕了安娜,对她严刑拷打,她被关了一段时间后才释放。出狱后,安娜给郭沫若写了两封信,没有得到回信,之后双方的音信就完全中断。
丈夫走了,可生活还得继续,安娜独自带着五个子女生活。她与中国人同居生子,遭到了不少不公平的待遇,在那个年代,安娜一家的生活有多艰难,不言而喻。可她没有放弃,还是把子女抚养长大。
1948年,安娜偶然得知了郭沫若的消息,便立即带着孩子们远赴中国来找他。11年过去了,郭沫若身边早已有了于立群,两人还生下了子女。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和于立群是在1938年同居的,也就是他离开日本回到中国的第二年,1939年夏天两人补办婚礼。安娜看见丈夫有了新的家庭,还回避她,让她很难过。于是,她告诉郭沫若说:“我走,祝你幸福。”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关照下,安娜加入了中国国籍,并让儿女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此后,安娜定居于大连。安娜的五个孩子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很多贡献,长子郭和夫是中国科学院的著名化学物理学家;次子郭博是建筑家和摄影家;三子郭复生是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小儿子郭志鸿是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钢琴家;女儿郭淑瑀后来与林爱信结婚,生一女林丛,林丛长大后留学日本,归化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现任日本国士馆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教授。
晚年的安娜,几乎都要回日本探一次亲,不过每次去日本总只呆短短几天,她向日本的亲人表示:“我已是风烛残年,万一在日本病了怎么办?自己死也要死在中国,埋骨在中国,因为我是中国人!”
1994年,安娜将自己仅有的500万日元积蓄,全捐给了中国政府。1995年,安娜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