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简介:1986年,马踏飞燕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2001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目录。马踏飞燕又称东汉铜奔马、马超龙雀。是1969年出土的文物,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在马踏飞燕出土的时候,考古专家(郭沫若)看到了这个文物,直接会说这个文物拿到北京会引起轰动。之后果不其然,这个文物迅速引起全国性的轰动,直接成为国宝级文物。但是因为马踏飞燕的正面造型太过于奔放,虽然是个国宝级文物,但是从不轻易的让人看正面,对外展示图一般都是以侧面造型为主。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1969年,当时受制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威慑,大陆开始了大面积的备战备荒,很多地方都响应政府的号召开始挖防空洞。甘肃省武威县新鲜人民公社的村民在挖防空洞的时候,突然间发现了一个坚硬的石头。村民们把石头刨开之后发现了用砖头堆砌的墙体,挖开墙体后村民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的墓室。生产队队长知道之后,迅速组织村民进入墓室,在墓室里面村民们发现了一批铜奔马。虽然村民们严加封锁消息,但还是有人把消息传回公社,并且向上级反映,请求派遣考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说实话,当时铜奔马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郭沫若的评价。郭沫若看到了铜奔马之后就对古人精湛的技艺大为赞叹,因为铜奔马有风驰电掣之势,同时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古人能做到这两点真是难能可贵。郭沫若认为这是一件稀世珍宝,对此给出非常高的评价,激动的说:

这两件东西拿到北京可以引起轰动,你们好好宣传,我回去也给你们宣传宣传

。因为有郭沫若的名人效应,铜奔马在北京展览的时候万人空巷,人们都在感叹铜奔马的逼真和精美。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而且在考古专家的研究下,铜奔马的历史、原理也开始逐渐展现出来,不过争议也开始变多,最多的争议主要为:

马踏的是什么?这是什么马?所属什么朝代。

1:马踏的是什么?

铜奔马有两个名字,分别为: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郭沫若认为马踏的是燕子,所以叫马踏飞燕。对此有学者有意见,铜奔马下面的鸟尾部没有分叉,很明显不是燕子。而这马全名叫东汉铜奔马,东汉的《东京赋》中记载:

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部分学者认为古人希望马的速度更快,所以铸造铜奔马的时候把“龙雀”元素融入其中,所以应该叫“马超龙雀”。《新华社》曾经报道:

马超龙雀被定为大陆旅游图形标志

,由此可见认可“马超龙雀”名字的人也不少。也有其他说法,比如踏乌鸦、踏飞禽,但这种说法可信度不大,

主要争议就是“马踏飞燕”、“马超龙雀”。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2:这是什么马?

对此有四种说法,分别为:

天马、神马、紫燕骝、特勒骠

。第一种说法是天马,汉武帝时期引进了天马,铜奔马与天马造型相似,所以应该是汉武帝引进的“天马”;第二种说法是神马,杜甫曾经写诗“

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

”,其中天驷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马祖神”,结合上面龙雀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古人希望马能更强,所以融入了天马、龙雀的因素;第三种说法就是汉文帝的“

紫燕骝

”,因为造型比较相似,但是紫燕骝是皇家的马,这个墓并不是王陵,应该不会是按照皇帝的规格所建设,毕竟不符合礼制;第四种说法是“特勒骠”,唐太宗有六骏,特勒骠就是其中之一。铜奔马的奔跑姿势与其类似,而且特勒骠就产自青藏高原,是特种马。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3:所属什么朝代?

因为墓中出土了“西汉五铢钱”、“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的铭文,所以考古队在报告中认为是东汉的墓,这是官方的说法,可信度强。也有学者质疑,认为这是西晋时期的产物。对于墓主,考古队认为应该是西汉的一个边将,学者认为应该是武威郡的一个千人官(张君)。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总结:结合上面的说法,笔者觉得铜奔马很有可能是“踏的龙雀”、“品种为“特勒骠”、朝代为东汉。因为东汉时期频频发生战争,西北很不安宁,而在这一时期“西凉铁骑”就变得十分重要。墓主人是西汉的一个骑兵将军,他带领的正是“西凉铁骑”,因此他的马应该就是西凉地区的特种马(特勒骠)。而他还希望用骑兵建功立业,所以把“龙雀”的元素融入铜奔马中,表示希望马的速度再快一些,西凉铁骑的骑兵战斗力再高一些,以便自己建功立业、保卫东汉。最后说一点,铜奔马并不只是一个,是有一批。墓主组建了一个骑兵方阵(几十个骑兵),让西凉铁骑永远陪伴着他。

铜奔马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么多,当然了,最后给大家看看铜奔马的正面造型。

51年前,村民挖防空洞时发现一些铜马,郭沫若:拿到北京引起轰动

这个正面造型是不是太过奔放?也正是因为太过奔放,所以对外展览、宣传图一般都是侧面造型,从不轻易展示正面,毕竟正面着实有点滑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