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继承亿万家产走向人生巅峰”这一白日梦是很美好,但也只能存在于幻想和梦境之中,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跟天降馅饼一样几乎为零。

然而,这个馅饼却砸在了一位23岁的东莞小伙身上,他终生未婚的姨妈死去之前,将价值数亿的遗产转交给了他。

让人没想到是,东莞小伙却选择将这份“天价遗产”中的六万件文物全都捐给了国家!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伍廷芳守护文物

六万件文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集起来的,这件事还要从百年前的晚清时期说起。伍廷芳出生于1842年的广东新会,他从小就怀有一腔爱国热血,始终立志学习报效祖国。

长大后,他远渡重洋来到英国伦敦学院求学,最终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和大律师资格,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学成之后,伍廷芳回到了祖国,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我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份平等条约,也就是《中墨通商条约》。

除此以外,他还致力于修改我国落后的法律条约,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对当时的中国起到了积极影响。他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一直都在操劳奔走。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然而,晚清时的中国早已大厦崩塌,凭借个人的力量无法挽救,于是伍廷芳就把方向从“拯救祖国”转到了“保护文物”上。

近代以来,我国许多重要文物都被外国掠走,

于是伍廷芳在各国辗转时,把自己搜集到的文物和外国人送给他的文物,通通藏在了英国一处宅邸

。他把自己誉为“守门人”,还花费人力财力来看管这些文物。

姨妈为守文物终身未嫁

对于伍廷芳来说,这些文物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最为重要的财富,值得用一生来守护。

他这一信念也传递给了伍家后人,伍家后人也一直守护着英国宅邸里的文物,一直到了第四代赵文泰手上。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赵文泰是伍廷芳的曾外孙,十五岁那年他的父母离开了人世,成为孤儿的他来到了香港的姨妈家里。

姨妈视赵文泰如己出,传授给他各种知识。不过让赵文泰比较奇怪的是,姨妈心理和身体上都没有疾病,为何一生都没有选择嫁人,这个问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赵文泰23岁时,他终于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天,病倒在床上的姨妈将他叫了过去,告诉他:“我把英国的一处房产和里面的东西留给了你......”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姨妈去世之后,赵文泰得知房产里的文物高达六万件,包括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等价值连城的文物。

他这时才知道,姨妈终生未嫁是为了更好的守护文物,承担起家族百年来的使命!

现在,这一使命需要他来承担了,他的眼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跟长辈一样默不作声的守护文物,二是将文物清点完成后运送回国。

赵文泰将文物捐给国家

赵文泰没有跟长辈一样当好“守门人”,而是选择将文物运送到国家。不过从外国运送

这么多文物回国,并不是嘴皮子上下一动这么容易的,这个过程非常的艰难曲折,耗费了他二十年的时间。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九十年代,赵文泰来到英国后就开始清点文物,他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别人来做,一直都是自己亲力亲为,于是他身上受伤都是常有的事。

为了能更好

把文物运送回祖国,他还选择加入了英国国籍。不过运送物品是一件耗费钱财的事情,他为此变卖了一部分房产,还采取了安保措施来保护文物。

所有事情都完成之后,已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国内的局势也变得日趋稳定,

在他不知道如何安排这些文物时,某个朋友的话语让他灵光一闪,最终他选择将这些文物都捐给国家。

赵文泰本就是世家子弟,在国内有许多人脉,在他们的帮助下这些文物被捐到了国内各地,比如中国历史博物馆、新华社书画院、广东美术馆等等。

经过百年的颠沛流离,这些文物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05年赵文泰也被国家授予了“杰出华人奖”这一称号。

23岁小伙继承姨妈英国房产,内藏六万件中国文物,后全部捐国家

结语:

百年时间一直守护价值数亿的文物,可见伍家后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将价值数亿的文物捐给国家,可见赵文泰的胸襟宽广和爱国之情。

虽说大家没有“天降遗产”可以捐给国家,但只要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值得人称赞的新时代爱国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