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北京时间1月10日迎来“腊八”节气,喝腊八粥,“数九寒天”的日子又到了。

去年的1月5日,-19.5°的气温刷新了1969年以来北京的最低气温,但是要放到历史长河里看,这样的气温还真的不算太低。

大约从公元十四世纪初开始,整个地球气候进入了一个寒冷阶段,其状况仅次于一万年前的大冰河期,所以人们把这段离现代最近的寒冷气候称作小冰河期。

公元1400年至1900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寒冷期,各地方志对此多有记载, 1329年和1353年,太湖两次结冰,“冰厚数尺,人履冰上如平地,洞庭柑橘冻死几尽”。

最冷的时间大概在1620-1720这一百年里,期间汉水7次结冰,淮河8次结冰,太湖与洞庭湖4次结冰,北京的冬天也比现代要冷2℃左右。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1700年来的温度变化对照表。

A:从中国物候所得的温度结果

B:从格陵兰冰块所得温度结果

在明朝中后期有一本书详细纪录了天气相关内容——《袁小修日记》(明万历三十六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608一1617年)间),袁小修留居湖北沙市附近的日记。

书中详细记载了桃、杏、丁香、海棠等春初开花的日期。从记载可以算出袁小修时的春初物候与今日武昌物候相比要迟七天到十天。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那么更靠近西北部400毫米等降水线的大同,气温显然要更低一些了。

例如2021年1月的寒潮时,大同最低气温竟然达到了-30°。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数据源于中国天气网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大同舆图 国家博物馆藏明嘉靖九边图(局部)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大同城舆图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三卷.九边圣迹图.明万历三十一年秘阁本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长城小站明长城地图 大同周边长城分布图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大同城1965年航拍图片 美国U2侦察机

宋代棉花开始在中国大范围种植,到元朝统治者就非常重视棉花推广了,甚至专门编写了农书教人民种植棉花、纺织棉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明朝棉花的种植已经成了全国各地都在做的事情,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由此可见,经过宋元两朝的推广,到了明朝时期,棉织品已经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人们驱寒保暖的神器。

那么在这么冷的外部条件下,士兵怎么戍边呢?其实在明朝文书古籍中也大量记载了给戍边士兵发放御寒物资的内容。

洪武五年五月

上以辽东地寒,戍卒艰苦,

命中书预以衣鞋三万往给之。

仍以绵裘加赐将校。

洪武五年

上以征西将军冯胜等师出甘肃。

命中书省臣预送战袄三万,

鞋六万八千緉,以给之。

因谕之曰:

甘肃苦寒,未冬而雪,非南方之比。

朕居京师,每当隆冬时,衣重裘尚觉体寒。

况军士暴露边庭,冲冒风雪,有裂肤堕指之患。

岂能堪也?衣鞋宜预给之。

洪武七年

上谓都督府臣曰:

近者,北平守边军士已给衣鞋。

今大同等卫增兵戍守,可验数给之。

于是以战祅及绵裤裙<革翁>鞋,

计十四万六千,往给之。

在北方的俺答也说“冬春难过”。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明军将领和士兵的典型着装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基层士兵主要的御寒装备就是棉甲/棉袄

明朝人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记载了纯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7斤棉花什么概念?这种保暖神器军大衣,也不过7~8斤的样子。能有棉袄和皮袄护身,戍边士兵大部分都能安心守边了,但是总有那些受不了苦寒之地的想逃跑。

最近在大同城发现了一批刻字砖,纪录了明朝洪武年间一段非主流的历史。

长城上的刻字砖往往是印在砖脊侧,记载的是烧砖的部队番号,在前几期连达老师的长城知识 I 长城上的文字砖文章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萬曆伍年墙子路造”文字砖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大同城明代“洪武伍年”文字砖

这些砖如果还砌在大同城墙上,还真的看不到这些正面的刻字了,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被拆下来了,不然还真的不知道那块砖刻了字。

内容倒是很简单——洪武伍年六月,逃军***罚砖

字面很直白,逃跑的士兵被抓回来了,罚他做砖,有点劳动改造的意思。这么看,在明洪武时期,做砖还真是一项苦差事,估计担土和泥这些体力活肯定少不了,真到烧砖这个技术属性超强的环节,恐怕还是要砖匠师傅把控火候的。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这个是逃跑之人被抓回来后供认窝藏的窝主被罚了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这个是逃兵被抓回来惩罚做砖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这个是隐藏逃兵的窝主被罚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寒冷的天气,并不充足的军需,可能是这些罚砖主人逃跑的原因。既然逃亡未遂,被抓回来就要继续做砖修城堡了。

长城课堂|明朝小冰河,戍边士兵怎么办?

《天工开物》 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

从刻字砖上我们倒是获得了额外的信息,虽然他们都是在洪武五年被抓回来的,但是做砖的时间细分到月份,从五月到八月,这四个月份气温确实更舒适宜人,适合修筑边防城堡。

文字:李献

图片:长城小站 尚珩 连达

传拓:李春宇

责任编辑:李献

继续阅读